學名:arisaemaconsanguineumschott.
英名:dragonarum.
科別:天南星科
別名:長尾葉天南星、長鬚天南星、暗紅天南星、雷公統(tǒng)
原產地:
中國大陸、喜馬拉雅等地。
生長分佈:
臺灣北、中部海拔2300公尺以下的山區(qū)闊葉林底下。
用途:
盆栽觀賞,地下塊莖供藥用。
生長形態(tài):
多年生落葉草本灌木,株高35~90公分。
莖幹:
地下塊莖扁球狀,假莖白色或淡綠色,偶被紫褐色斑點。
葉的形態(tài):
葉1片,偶2片,基生,葉柄肉質,圓柱形,直立,長40~85公分,下部成鞘,基部包透明膜質長鞘,白綠色或散生污紫色班點。葉片全裂成小葉片狀,頗似掌狀複葉,裂片7~23枚,披針至長披針形,革質,全緣,光澤綠色,背面粉白,長12~30公分,寬1~7公分,葉尖銳尖形,略具短尾狀,葉基楔形。
花的形態(tài):
莖部萌發(fā)紫褐色佛燄花序,雌雄異花同株,花軸下部雌花,上部雄花,雄花較稀疏,雌花密集,花序軸前段棍棒狀,佛燄苞綠色或紅色,無花被,梢端細絲狀卷曲,筒及內側具紫條紋,外具白色條紋,灣曲部闊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與筒狀構造幾等長。
果實:
漿果紅色,橢圓形,內有數枚種子。
花果期:
花期2~5月,果期3~6月。
長行天南星為多年生植物,喜歡在中海拔的林緣生長,通常在要有些陽光直射的地方可以見到,葉子為單生,呈掌狀復葉的型態(tài),小葉有7-20片左右,直徑有30公分,腋生花朵為天南星科特有的佛焰花,紫褐色,有許多平行的條紋,雄蕊以及雌蕊都是穗狀花序,果實為漿果,紅色,極為好看。
第一次看到這類天南星科的植物,可能會被它的眼鏡蛇造型所嚇著,它那特有的佛焰苞造型,宛如一只挺立起來的眼鏡蛇,正在向你吐著舌頭。
除了這個特徵,長行天南星還有一個好玩的現象,雖然它是雌雄同株的植物,可是決定它要開雌花還是雄花,竟然是看它的地下莖!當地下莖茁壯時,它是開著雌花,若當它的地下莖較小時,它是開著雄花。至于其中的原因,大概就是大自然的奧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