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茶,看過茶,也喝過茶.
聽茶,聽茶的傳說,聽神秘和淵遠,聽的是茶的文化。看茶,看的是茶的禮節(jié)和禮貌,是對茶和茶文化的耳濡目染。而喝茶,是用茶來交友待客,用茶來消渴,用茶養(yǎng)心養(yǎng)性,茶從文化符號過渡到了實際生活中,茶就是實實在在的顏色和氣味,茶就是平常自然而又濃淡相宜的生活和心情。
喜愛獨自靜坐慢慢地喝茶,喜愛在茶館的寂靜中細斟慢酌,喜愛一個人新茶淺嘗,喜愛獨自陳茶濃酌。有一杯茶,就有一分靜,在一個人的靜靜中品濃品淡喝茶,再因茶而品生活,品世道人生。
喝茶是份享受,在心情煩燥時,在身心疲乏之時泡一杯茶,慢慢地看著茶葉在水中舒展身體和枝葉,開出美麗的花,看著黃色的花瓣染透整杯整杯的水。翠或朦朧陳紅中,忘記了身在北國的無邊風雪中,仿佛身臨江南有雨的茶園,仿佛是在與茶花隨風起舞,仿佛聽到了茶花安靜的訴說。一茶在手,在茶香中聽風聽雨,看書看畫寫字?;驖饣虻槐?,或長或短一段靜。
好茶有香、有形、有色,而再有典故就是名茶。
茶之五味濃淡澀苦香中,香為主,清香,淡香,濃香各有風味
紅綠花茶各有風味,綠茶清香潤喉,提神醒腦,芳冽沁人。據說最好的還是當年新茶,蘇東坡有詞: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綠茶中的碧螺春是清淡美人,清香襲人。而烏龍穩(wěn)重沉著,有厚勁,醇香回味如老酒。黃山毛峰,沖泡后香如白蘭,味醇回甘;恩施玉露,香氣清鮮;白毫銀針,清香甜爽。龍井隱逸高遠,虎跑龍井只有耳聞,尚無目睹口享之福。
紅茶通常比綠茶更濃,味也比綠茶要苦要重。其濃茶色如墨褐,其味綿長渾厚,另有一種樸絀糙澀。而磚茶據說要用鐵鍋煮,喝起來溫吞厚道,就與如多年老朋友相對。
花茶是帶有花香的,或是茉莉花淡香,或是菊花的清香,其味清爽淡雅,如小家碧玉,還可消暑解毒清心。
好茶有好形,干茶葉的形狀和在水中形狀都要好。碧螺春白毫顯露,卷曲成螺,色澤銀綠,翠碧誘人;黃山的毛峰,外形細扁微曲,狀如雀舌;恩施玉露,芽葉細嫩勻齊,色澤鮮綠;白毫銀針則如細長銀針,銀針挺立,上下交錯。而雨前茶更有一旗一槍,三上三下,似煙輕嵐。用透明的玻璃杯盛茶,可以觀茶葉上上下下,沖泡后杯中白云翻滾,以白花瓷碗盛茶,可見茶葉浮泛曼舞。
茶色另是一品:好茶方有好色澤。綠茶的顏色清得散淡,有的黃亮清澈,有的銀綠翠碧,有的色綠如玉。紅茶就穩(wěn)就重,釅得妖艷醇厚。功夫茶喝的是功夫,喝的是茶具,喝的是心情,是功夫而不是茶了。
喝茶有人是消暑解渴,有人是因為茶的香,有人是為了打發(fā)時間,也有人為了喝茶而喝茶。有的茶是喝的,有些茶是用來品的,同樣的茶不同的人喝就是不同的茶。
周作人說喝茶當在江村,在瓦屋紙窗下,清泉綠茶,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塵夢。紅樓人物妙玉則說: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蘇東坡的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又是一種喝法。而以雪水煎茶,會臨無聲落雪,擁裊裊飛花,任心醉神融,更是極至之雅。還有久久向往中的龍井問茶,在景色怡人,群山覆翠的清幽處聽典聽故,再一杯一品,不知今日還有否。
杯水如名淡,雅興自然濃。濃濃淡淡的茶常讓人想往老守竹籬茅舍,袖手塵瀾浮泛,任歲月湮逝,向往三山五岳散淡人物,三杯兩盞香茗。
茶的品法,可用粗瓷花碗,可用透明玻璃杯,還可用南泥小碗,再有一把小小的紫砂壺,那
種美感,是一種樸素到骨子里的驚艷。
酒長飲可以當歌,茶淺嘗亦能小醉。數葉獅峰龍井,三兩盞陳年普洱茶,一壺江南草長鶯飛季節(jié)上市的新茶,浸透了塞外風雨中的濃濃淡淡,沉浮飄蕩都讓人釅醉。
一杯一茶,一茶一花,美麗的花里一定都有著一個美麗的魂靈。茶中淡淡的苦澀,有南北風雨的浮塵,有四季風霜的味道,有風雨過后平平靜靜的淡。
花瓣在水中輕輕飄動,我讀得懂她的痛楚、寂寞和熱烈,看得懂她的默默花開花落,看得懂她的從容而淡然的美麗。她也懂我靜夜里的不眠,她也懂我的沉默,也懂我的濃淡相宜。喝下一杯濃茶,就讓我想起嶺南連綿的雨季,讓無限的春光從心底流過。
時間如流水過去,只有茶濃淡依舊,隨便推開窗,窗外是和風溫煦的靜靜秋日,藍天白云下樹葉沙沙作響,身邊茶香裊裊。人生的從容舒怡就如這閑適的熱茶,珍重才是幸福。
人生的閑暇,才是喝茶,品茶的時候。浮云人生,炎涼世態(tài),最宜于在人過中年的匆忙之后品嘗。三餐的五谷,人生的五味,都在茶中化作濃淡,濃有濃香,淡有淡香。
濃茶淡水,細斟慢酌,品的是茶,品的也是生活,也是人生。濃澀人生,清淡日子,流水歲月,就在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