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無數(shù)的馬幫共同打磨了史詩般的茶馬古道。如今我們只能通過雕塑來感受那個屬于馬幫的歲月。
早上找回騾馬,馬吃料,人吃飯,走路,上馱下馱,扎營做飯,放馬,睡覺,馬幫們每天的生活幾乎都是如此進(jìn)行,周而復(fù)始,月復(fù)一月,年復(fù)一年。
馬幫的漢子忠直、堅毅、勇敢、機(jī)智,用每一步丈量著未知的路。小憩,水煙袋是最好的小伙伴,一路追隨趕馬人,深深吸一口,長長吐一口,或是憂愁,或是恐懼、或是希望、或是.......有誰可以懂得。
夜晚,在松坡坡上歇腳,叮咚的馬鈴響遍山坳。
我唱著思鄉(xiāng)的歌喂馬料,嘶鳴的馬兒也像在思念舊槽。
搭好宿夜的帳篷,天空已是星光閃耀。
燃起野炊的篝火,圍著火塘唱起趕馬調(diào)。
遠(yuǎn)處的山林里,咕咕鳥在不停地鳴叫, 應(yīng)和著頭騾的白銅馬鈴,咕咚咕咚響個通宵。
我聽見呼呼的夜風(fēng),在山林間不停地呼喚,夜風(fēng)啊夜風(fēng),你是否也像我一樣心神不安?
我看見密麻的松針,在枝頭不停地抖顫, 松針啊松針,你是否也像我一樣思緒萬千?
我看見閃亮的星星,在夜空里不停地眨眼,星星啊星星,你是否也像我一樣難以入眠?
這是一首趕馬調(diào),訴說著馬幫日常漂泊的苦,也有一種馬幫生活能有的樂……
馬幫行走為什么?我想不是為茶,也不是為馬?;蛟S在這幫漢子以及他們家人的意識里,馬幫行走,只是一種生存狀態(tài),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摹?br> 2013年茶馬古道被國務(wù)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麗江的拉市海、大理州劍川縣的沙溪古鎮(zhèn)、祥云縣的云南驛、普洱市的那柯里,是目前保存較完好的茶馬古道遺址。相比而言,在這些古城小鎮(zhèn)還能看到些許茶馬古道留存的景象,但行走的馬幫卻再也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