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型藥用植物——吊竹梅

發(fā)布時間:2023-11-27
吊竹梅為鴨跖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稱花葉竹殼菜、水竹草、紫背鴨跖草。吊竹梅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尿的功能,可用于肺結核咯血、咽喉腫痛、急性結膜炎、菌痢、腎炎水腫、尿路感染、崩漏、白帶、瘭疽、毒蛇咬傷等癥的治療。
一、形態(tài)特性
吊竹梅株高50厘米左右。莖基部匍匐,上部斜生,分枝力特強,節(jié)間長5 ~ 7厘米,節(jié)上易生根。莖圓形,紫紅色帶細綠條紋,稍肉質,無毛或有疏毛。葉無柄,單葉互生,橢圓狀卵形或長圓形,葉長3 ~ 8.5厘米,葉寬1.5 ~ 3.5厘米,邊緣全緣,先端短尖,基部鞘狀,鞘的頂部和基部均有疏毛,葉面紫綠色夾雜銀白色,中部和邊緣有紫色條紋,背面紫紅色。花粉紅色,數(shù)朵聚生于2枚苞片內;苞片頂生,折疊生;萼片3片,合生成一圓柱狀的管;花瓣3片,合生成一纖弱的管,長約1厘米,長于花萼;雄蕊6枚,等長。蒴果。
二、生長習性及分布
吊竹梅喜濕、耐陰、耐熱、耐旱,生長溫度為15 ~ 35℃,適溫20 ~ 30℃,低于15℃生長緩慢,低于10℃停止生長。最適宜于肥沃的沙質土壤。分布于廣東、廣西、海南、福建、云南等省區(qū)年均溫度18 ~ 23℃的地區(qū)。
三、栽培要點
吊竹梅除作藥用植物種植外,還可作園林美化觀賞花卉品種種植,也可作陽臺或室內盆景栽培,盆景栽培的營養(yǎng)土可選用土質肥沃未污染的垃圾土。春、夏、秋三季均可栽培,采用扦插繁殖,插條長10 ~ 15厘米,一般每盆插1 ~ 3條插穗,插后適量澆水,保持盆土濕潤。在生長期間每隔15 ~ 20天施一次腐熟液肥,滿足植株所需營養(yǎng)。根據個人愛好進行整形。吊竹梅在生長期間很少有病蟲害發(fā)生,一般不需防治病蟲。藥用全年可采,全草入藥,鮮用或曬干均可。
上一個:硬盤的兩種類型,硬盤分為哪兩種類型HDD
下一個:黑莓五筆怎么安,電腦怎么安五筆

茶:被引爆的流行(上)
喝茶白露后,秋風起,秋涼至,秋燥到
macbookpro配置參數(shù),macbook pro
學生本與游戲本(游戲本和學生本哪個好)
手機怎么刪除wifi密碼,wifi怎么清除密碼
網球花怎么養(yǎng)?
仙客來炭疽病病原 傳染途徑 防治
雜交狼尾草高產種植技術
冬季家庭養(yǎng)花的注意事項
棒針編織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