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梢小卷蛾(●poiychrosis cuninghamiacola liu et pai●);幼蟲蛀入杉樹嫩梢頂部或頂芽為害,造成枯梢,以幼樹受害較重。
成蟲為小蛾,體暗褐色。卵扁橢圓形,乳白色,覆蓋著膠汁。老熟幼蟲頭部和前胸背板棕褐色,胴部乳白色,各節(jié)相聯(lián)處有一紫紅色環(huán)帶。蛹有臀刺8根。
本蟲一年發(fā)生2~5代,因地而異;以蛹在枯梢內(nèi)越冬,翌年3~4月羽化為成蟲,產(chǎn)卵于嫩梢葉背面主脈邊緣,卵散產(chǎn)。成蟲有趨光性。一條幼蟲可轉(zhuǎn)移為害幾個(gè)嫩梢,1~2齡幼蟲取食嫩葉,3齡后蛀入嫩梢為害。老熟幼蟲在枯梢中化蛹。
防治方法:
(1)營造混交林,如與楓楊混交可使主梢被害率由60%降低為10%左右。
(2)保護(hù)天敵,蛹期天敵大腿蜂寄生率達(dá)37%左右,應(yīng)注意保護(hù)。
(3)冬季以人工摘除并燒毀被害梢。對(duì)被害主梢,要用手捏殺,不要摘除,以免影響杉木生長。
(4).可用 50%殺螟松乳劑200倍液,40%樂果乳劑、90%敵百蟲400倍液,50%馬拉松800倍液,80%敵敵畏乳劑800~1,000倍液防治第一代初齡幼蟲。
(5)在第一代成蟲羽化盛期以黑光燈或糖醋液(糖1份、醋1份、水10份)誘蛾。盛液缽以放于1.2米高處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