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居竹偽角蚜
【目科】同翅目,蚜總科,扁蚜科。
【學名】pseudoregma bambusicola
【分布】廣東、福建、云南、上海、臺灣等地。
【危害對象】屬單食性害蟲,僅危害孝順竹。
【危害征狀】以孤雌成蚜、若蚜寄生在孝順竹嫩枝和莖桿上刺吸汁液,蟲口密度常極高,鋪滿嫩枝和莖稈,嫩枝受害后萎縮變褐色,誘發(fā)嚴重煤污病,致使整株嫩枝、莖稈上形成厚層黑色煤污,地面也一片污黑,并散發(fā)出一股濃烈臭味,重者造成枯死。
【形態(tài)特征】
(1)無翅孤雌成蟲:體橢圓形,長3.3毫米,寬2毫米左右,黑褐色,體被白色蠟粉。觸角4~5節(jié),第四節(jié)末端有一次生感覺圈。喙粗短,不達中足基部,腹管位于有毛的圓錐體上,環(huán)狀,圍繞腹管有長毛4~9根。尾片半月狀,微有刺突,有長毛6一16根。尾板分裂為兩片,有長毛16~34根。
(2)有翅孤雌成蟲:長橢圓形,體長約3毫米,寬1,6毫米左右,觸角5節(jié)。腹管退化為一圓孔;前翅中脈分2岔,基段消失,2肘脈共柄。
【發(fā)生規(guī)律】竹莖扁蚜只營孤雌生殖,無兩性生殖,在平均室溫為17℃條件下,無翅孤雌蚜一齡12天,二齡45天,三齡6天,四齡3天,世代歷期為25.5天。每雌產(chǎn)仔晟多116頭,最少13頭,平均55.8頭。竹莖扁蚜以孤雌蚜在孝順竹筍的基段越冬。翌年2月開始活動,到4月上、中旬竹筍枝芽開始萌發(fā),無翅型孤雌蚜也開始遷移、擴散,爬到嫩芽、枝上危害;到5月上、中旬蚜量達頂峰;5月下旬至7月上旬蚜量下降,7月中旬遷移到新筍上危害,9月,新筍一般長高達30厘米以上,蚜量大增,達全年第二次高峰。竹莖扁蚜成蟲不善活動,基本上固定危害,而一齡若蚜體小,但其后足特長,行動迅速,因此,在每年4~5月和8~9月這兩段時期,其遷移擴散主要在一齡若蚜期進行。莖扁蚜有多種自然天敵,如草蛉、褐蛉、瓢蟲、異絨螨等,其中以大草蛉、黃斑盤瓢蟲為天敵優(yōu)勢種。
【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結(jié)合冬季管理,剪除有蚜竹筍,減少來年蟲量。
(2)生物防治:保護和利用天敵。在每年5~6月天敵數(shù)量多的季節(jié),盡量不噴化學農(nóng)藥。
(3)藥劑防治:噴灑化學藥劑應掌握在天敵活動和蚜蟲遷移、擴散之前的2月至3月上旬進行。藥劑可用20%殺滅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l 500倍液,或50%二嗪農(nóng)乳油1 000倍液,或10%蚜虱凈超微可濕性粉劑3 000~5000倍液,或5%吡蟲啉1 500倍液,均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