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
茶,無邪,無妄,不嗔、不妖,清心而循理,遇水而重生,其氣質(zhì)契合于自強(qiáng)而不息的中國君子。
當(dāng)以君子之心品靈韻之茶,通萬物常理,行人文大禮,暢生命真氣。喝茶當(dāng)悟天地運(yùn)行之元?dú)饬芾?、至真至美、綿綿無絕。
因為茶乃天育之物,中國人眼中的天地精靈。
2.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好茶,口感順,茶味厚,承載著苦澀的矛盾,承載著山場、工藝、樹種的基因,也承載著儒、釋、道的歷史,承載著中國人的人情往來。從一張茶葉延伸開去,還有精致的瓷器,樸拙的陶器,優(yōu)雅的茶席,生動的插花……一一鋪展在美妙的日常生活里。
大地厚實而和順,這不正像美好的茶葉嗎?
茶葉,厚德載物的君子。
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
中國人的美好生活,從一杯清甘的綠茶開始,再借一杯溫香的紅茶中進(jìn)入夢鄉(xiāng)。屋內(nèi),一盞中國茶溫潤了心境;山外,一盞中國茶安慰了鄉(xiāng)思。和茶葉一起消遙,因茶葉而逍遙。天地是一方建盞,中國人日復(fù)一日地逍遙在鷓鴣斑上。
莊子為我們描述了最詩意的生活。順天時而樂,逍遙于天地,同樣是茶飲的初衷。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茶葉是中國人的老師,苦口師。這個老師,時刻提醒我們:人只是自然萬有之一。如你所是地生活吧。“自然”之意即自己的樣子。順茶之自然泡茶,順人之自然喝茶,就能泡好茶,喝好茶。
5.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語出《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諸葛亮引用于《誡子書》。中國文人高士鐘情于茶飲,以之靜心寧神賞萬千世態(tài),借茶的苦、凈、凡、放,明己志,和內(nèi)外,念親友,養(yǎng)生而修心。茶飲,給中國人一個詩意的遠(yuǎn)方,一個有慰藉的未來。
6.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的名言,國立中山大學(xué)的校訓(xùn)。這也是習(xí)茶品茶的基本原則。茶文化博大精深,每一次與茶葉的親密接觸,都是博學(xué)的過程。品茶當(dāng)善于思敢于問,有獨(dú)立的思考判斷,才能明了茶飲中的大道,辨析其間的深、淺、真、偽。品茶更要身體力行,事事躬親,親力親為方能體驗茶飲的愉悅,參悟茶飲的價值。
7.粗茶淡飯布衣裳,齊家治國平天下。
喝的是家常茶,吃的是平安飯。端起平常心,放下是非心。一杯中國茶可齊家,可治國,可平天下,但這但茶首先是平常心。一個平凡的中國人,他的平常心中有家有國有天下。天下再大,一個責(zé)任;家國相連,一個責(zé)任。認(rèn)真泡好一道茶,投入欣賞一泡茶,從這出發(fā),充實地過好每一天,真誠地對待每個人。
8.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掬水月在手,是中國人的想象思維。弄花香滿衣,是中國人的生活藝術(shù)。掬水行茶,弄花品茶,茶飲賦予中國生活無邊的想象,是中式生活藝術(shù)的方向。能在掬水之間把月光掬在手上,于衣服的香味中感恩山路的野花,茶飲你值得擁有。
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
孔子“達(dá)人達(dá)己”的生存哲學(xué),也是茶道中的哲理。杯子、茶壺,因為成就了茶湯的美妙而成就了自己,茶湯因成就了中式生活而成就了自己。陳普,裝入了普洱茶,柑桔就有了新的生命價值。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茶有道,達(dá)于人,這是“玉汝于成”的中國智慧。
10.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茶之滋味,有時像東方的神光,轉(zhuǎn)瞬即逝,莫可追及。茶之滋味,有時像詩人的靈感,一閃而過,難以捕捉。美好到極致,一定是一個妙字。美妙到極致,一定是惘然若失的感嘆。茶的好,茶的善良,就是激活遺憾,啟示珍惜。收藏吧,收藏好過去的惘然,收藏好短暫的美好,收藏好此刻心情,讓當(dāng)時更加曼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