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密、群體密、行間密、株間密,角度不張,難透風光,結果外移,外強內弱,結果較難,產(chǎn)量較低,優(yōu)質果少,次劣果多,都屬改造對象,要分段過渡改造,不能一次到位。
很多果農運用辯證管果法的部分措施在密閉大樹上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效果十分明顯,樹體穩(wěn)定,積累成花。但密閉園改造七原則沒有正確運用,不知如何過渡改造。前期的工作措施,都是為改造密閉園奠定基礎,要求必須依勢定法,逐年改造。全園密閉先去行間,前期運用八項控冠措施,樹體穩(wěn)定,花量已形成,就要根據(jù)五類樹勢有空間的枝條留,沒位置,先打開行間,做到行間通暢,營養(yǎng)集中,這樣的改造不影響當年產(chǎn)量和經(jīng)濟效益。有些果園已達到改型的條件,大量花芽形成,但行間工作還是不方便營養(yǎng)分散,密閉問題得不到解決,所以工作的手法是能去一大不去兩小,去粗的留細的,去大的留小的。有些果農還采用剪小枝,清內膛,背上背下全剪掉,造成畝枝量的嚴重缺乏。主枝軸上前強后弱。通過前期的工作,前端花芽形成的非常好,后部花芽質量較差,所以要消滅前端勢力,適當去除前端個別枝上大枝,使勢力引向后部得以復壯,達到前后平衡。這樣逐年過渡,就會把一個大枝軸過渡成一棵小樹,一棵樹就會成一個一主多干形樹型,這樣的過渡要求因區(qū)域不同可1~3年或1~5年完成,達到行間暢通,枝不交接,通風透光。
在密閉園改造過渡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望果農朋友們認真了解改形的七大原則,辨別五類樹勢,正確運用辯證管果法的各種手法,大樹改形密閉問題,達到產(chǎn)量增加,品質提高,效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