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老虎的食性很雜,均以幼蟲為害苗木,1-2齡時不入土,多群集在雜草或幼苗的頂心和嫩葉上咬食葉片呈半透明斑或小洞,齡期漸大,幼蟲晝伏土中,夜出活動為害,從地面將苗木幼莖咬斷,然后將幼苗拉入土中取食,這是地老虎為害的重要特征。
防治措施
防治地老虎,應采取預防為主,加強蟲性監(jiān)測,以第1代為重點,將幼蟲治除在初發(fā)期或3齡以前的策略。具體措施如下:
①土壤處理苗床做好后,每畝用3%呋喃丹顆粒劑500-1000克或用2.5%敵百蟲粉劑1000-1500克與30倍細土或細糞拌勻,撒施于土表,然后用鋤翻入土中。
②清除雜草雜草是地老虎的產(chǎn)卵寄主和初齡幼蟲的食料,故清除圃地及附近雜草可消滅越冬代成蟲產(chǎn)卵場所和第一代幼蟲的食料來源,也可防止雜草上的幼蟲轉移到林木幼苗上為害。
③誘殺成蟲利用地老虎成蟲趨光、趨化習性,在羽化期用黑光燈引誘成蟲,既可誘殺,又可監(jiān)測蟲情進行測報;還可在圃地及周圍設置糖醋液(配比為糖或山芋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加敵百蟲1份)誘殺成蟲??捎行旱偷?代蟲量。
④誘殺幼蟲利用其幼蟲喜食雜草的習性。在林木出苗前、后,清除圃內雜草,然后用90%敵百蟲1千克加5-10千克溫水溶化后,拌新鮮多汁的雜草100千克,于傍晚撒于苗圃地上,每畝撒15-20千克,或堆成長70厘米、寬20厘米、高15厘米的草堆,可誘殺3齡以上幼蟲。
⑤藥劑防治用90%敵百蟲、75%辛硫磷乳油等1000倍液噴于幼苗或四周土面上,也可在苗床上開溝或打洞將藥液澆灌到土中毒殺幼蟲。
⑥人工捕捉因地老虎幼蟲為害特征明顯,在清晨檢查圃地苗木,如發(fā)現(xiàn)新鮮被害狀,則在苗株附近挖土、捕殺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