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為什么會澀?這是第108位茶友的留言。經(jīng)常有人說:不苦不澀不為茶。可不是所有的茶都苦,也不是所有的茶都澀。不然,就不會有“勐海苦,臨滄澀,思茅淡,易武柔”這樣的說法!
那茶為什么會澀?
其實任何一款普洱生茶都是有澀味的,這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味道,無法抹去。只是每個普洱茶地區(qū)山頭的茶葉,澀味的濃淡都不一樣。
那茶的澀感在什么情況下,會脫穎而出呢?
以臺地茶為例,澀味易久留口腔,難散去,主要是因為其是人工大面積種植,茶樹年齡不長。樹齡越大的茶,雖有澀味,但化得很快,瞬間轉化為回甘。這是茶的內(nèi)質所決定的。
影響茶內(nèi)質的,除了樹齡,還有什么?
同樣的云南大葉種茶,為什么“勐海苦,臨滄澀,思茅淡,易武柔”?這是什么決定的?泡茶人還是制茶人?其實,都不是,是茶的生長環(huán)境。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這是臨滄茶為什么以“澀”出名的最好解釋。
那什么樣的生長環(huán)境,會導致茶會澀?比如緯度低(臨滄位于東經(jīng)98°40′至100°32′,北緯23°05′至25°03′之間,北回歸線橫穿轄區(qū)南部),海拔低(臨滄最低點為海拔450米)。
其他“澀”的可能
那勐海茶也出現(xiàn)“澀”,又是怎么一回事?
茶在沖泡的環(huán)節(jié),可能出現(xiàn)的三種情況:
第一種:出湯時間慢
第二種:投茶量比較大
第三種:茶碎多
那有沒有茶不會澀?
當然有,比如說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