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葡萄病毒病
1.葡萄扇葉病
葡萄扇葉病主要表現(xiàn)為扇葉、黃化葉及脈帶三種癥狀類型。病株葉片嚴重扭曲,葉身不對稱;葉柄凹大開張,葉脈發(fā)育不正常,由葉片基部伸出數(shù)條主脈,主脈不明顯;葉緣多齒,葉片上常出現(xiàn)多種形狀的褪綠斑點,葉片主脈黃化,后擴散成黃綠花斑葉,整個葉片呈扇子狀,多出現(xiàn)在夏季初、中期。除了葉片癥狀外,病株的枝蔓也常變成畸形,有的新梢節(jié)間縮短,葉片簇生;枝條上有時出現(xiàn)對生芽,發(fā)育形成雙頭枝。
扇葉病的最大危害是嚴重影響坐果,使果穗松散,果粒大小不齊,成熟期不一致,在巨峰葡萄上有時出現(xiàn)潛隱性病斑果(圖254)。病樹易落花,形成無核果。植株感病后,生命力逐漸衰退,產(chǎn)量、品質降低,嚴重時甚至整株枯死。扇葉病毒除嫁接傳染外,可由土壤線蟲傳播。
2.葡萄卷葉病
葡萄卷葉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葡萄病毒病,凡是有栽培葡萄的地方就有卷葉病存在。卷葉病具有半潛隱性,在大部分生長季節(jié)不表現(xiàn)癥狀。被害葡萄一般在生長末期才表現(xiàn)癥狀,從基部葉片開始出現(xiàn)葉緣向下反卷,葉面凸凹不平,部分紅色品種葉片出現(xiàn)紅化癥狀,而部分黃色品種葉片則出現(xiàn)黃化癥狀。有的品種葉片則逐漸干枯變褐,病害嚴重的植株葉片成四角性,稍變硬,甚至逐漸枯死。
病樹果穗數(shù)量減少,小型化;果實著色不良,成熟期推遲,含糖量大幅度降低,風味變淡。并使植株抗逆行消弱,嫁接成活率和扦插生根能力降低,易受凍害。
葡萄卷葉病毒主要通過人為的栽培活動來傳播,其傳播方式主要是利用病株的枝芽作無性繁殖材料,通過苗木遠距離照擴散,這在我國尤其突出
防治方法 生產(chǎn)上主要采用脫毒苗木加以克服。對于發(fā)生病毒病的葡萄園,除了將發(fā)病植株刨除外,尚無好的治療方法,
二、葡萄黑痘病
1.危害癥狀
該病害對葡萄的葉片、果實、新梢、葉柄、果梗、穗軸、卷須、花序均能造成危害,尤其嫩葉、新梢和幼果受害最重。
葉片受害初期出現(xiàn)針眼大小的紅褐色至黑色斑點,周圍有淡黃色暈圈,逐漸擴大,形成直徑1.0~4.0毫米的近圓形不規(guī)則病斑。中央灰白色,稍凹陷,邊緣暗褐色或紫褐色,后期病斑中央葉肉枯干破裂,出現(xiàn)穿孔。葉脈受害呈多角形病斑,造成葉片皺縮畸形。
新梢、卷須發(fā)病時出現(xiàn)長條形、橢圓形、圓形病斑,邊緣黑色或紫紅色,中央淺褐色、褐色或灰白色,凹陷,開裂或不開裂。治療不及時頂部嫩葉和生長點變褐干枯,新梢生長緩慢或停止,嚴重影響植株生長。該病害的癥狀與綠盲蝽的危害癥狀極容易混淆,通常綠盲蝽不危害卷須,可加以區(qū)別。
幼果受害發(fā)生近圓形淺褐色斑點,病斑周圍紫褐色,中心灰白色,有時中央為紅色,稍凹陷,象鳥眼、俗稱“鳥眼病”。病斑上有微細的小黑點,即為分生孢子盤。病果生長緩慢,綠色,質硬味酸,有時龜裂。受害遲的果粒仍能長大,病斑凹陷不明顯,但味較酸,病斑面只限于果皮,不深入果肉,空氣潮濕時,病斑上可出現(xiàn)乳白色粘質物質。
2.防治措施
冬季修剪后徹底清掃園地內的枯枝落葉和刮除下的多年生枝蔓上的老皮(圖262、263),集中深埋或焚燒,并對園地進行全面翻耕,壓埋地表的病源。在做好清園工作的基礎上,對植株枝蔓、支架上的鐵絲、立柱等架材進行全面、徹底的藥劑噴灑殺菌。用藥時間以萌芽期,特別是芽眼膨大呈絨球狀時的鏟除效果最好。藥劑可用波美3~5波美度石硫合劑,淋洗式噴布,可以有效減輕黑痘病的危害。
生長期藥劑保護應在孢子大量散發(fā)之前進行,可以減輕初次侵染。第一次藥劑防護應在新梢生長度約15.0厘米左右時進行。為減輕果粒染病,花前、花后也應各噴藥一次。有效藥劑有:5.0%酰胺唑(霉能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0.0%氟硅唑乳油6000~8000倍液,12.5%烯唑醇3500~4000倍、10.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
三、葡萄炭疽病
1.危害癥狀
該病主要侵染果實,也能危害穗軸、葉片、卷須和枝蔓等。果實被害初期,果面出現(xiàn)針頭大小的水浸狀淡褐色斑點,擴大后逐漸呈圓形、深褐色稍凹陷病斑,上面密生輪紋狀排列突起的黑色小點,即病菌分生孢子盤,在潮濕條件下其上涌出大量桔紅色的分生孢子團;果枝、穗軸、葉柄和卷須發(fā)病呈長梭形褐色凹陷病斑;而在新梢和結果母枝上只有病菌潛伏,無明顯癥狀產(chǎn)生。
2.防治措施
結合冬剪,徹底清園,將剪下的枝蔓、穗柄、卷須及落葉、鐵絲上的捆綁物等,全部清除出園,集中焚燒或深埋,并在芽眼萌動時細致噴灑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降低菌源基數(shù)。該病害表現(xiàn)為前期侵染后期發(fā)病的特征,所以該病害的防治要及早動手,分別在花前、花后,幼果膨大期各噴藥一次。生產(chǎn)上的常用藥劑有25.0%咪鮮胺乳油1000倍液、10.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2000倍+10.0%美銨600倍液、25.0%吡唑醚菌酯1000倍液、30.0%苯醚甲環(huán)唑.丙環(huán)唑2000倍液和80.0%戊唑醇3000倍液,當病害發(fā)生后先用藥控制住病情,然后疏除病果,最后再用藥保護。
四、葡萄白腐病
葡萄白腐病是葡萄生產(chǎn)上最為重要的一種病害,它在危害葡萄果實的同時,也危害新梢和葉片,是造成葡萄豐產(chǎn)不豐收的主要病害。
1.危害癥狀
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此外也能危害新梢和葉片。一般靠近地面的穗軸、小果梗最先發(fā)病,受害初期呈淡褐色邊緣不規(guī)則的水漬狀病斑。病斑逐漸向上、下或果粒蔓延,使整個果粒變淡黃褐色軟腐,果皮破裂時溢出淡黃色粘液,最后果梗呈縊縮干枯狀,并長出灰色小粒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被害果粒和穗軸梗若遇風雨沖擊或田間作業(yè)觸動,容易脫落,嚴重時地面撒落一層,這是白腐病發(fā)生的最大特點。
新梢發(fā)病,多在傷口部位,如新梢與鐵絲摩擦處,摘心的斷傷部位等。發(fā)病初期呈水漬狀淡紅褐色病斑。逐漸沿枝蔓向外發(fā)展,后由褐色變暗褐色形成條狀病斑。病斑表面密生深褐色小點粒,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后期病部表皮縱裂或與木質部分離,嚴重時呈亂麻狀。感病枝蔓上端生長衰弱,嚴重時枯干死亡。病害在葉上多發(fā)生在葉緣或有傷口的部位,形成v形或較圓形的淺褐色病斑,有輪紋,后期病組織破裂。定植的一年生苗基部,也容易發(fā)生該病害,常造成植株死亡。
2.防治措施
(1)升高結果部位
因地制宜采用棚架或雙“十”字形架種植,結合綁蔓和疏花疏果,使結果部位盡量提高到80.0厘米以上,減少果穗與地面病源菌接觸的機會。
(2)搞好田間清潔衛(wèi)生
秋冬季節(jié)結合修剪,徹底清除病果穗、病殘枝,刮除可能帶病菌的老樹皮,徹底清除果園中的枯枝落葉、病果穗等。生長季節(jié)搞好田間衛(wèi)生,清除田間病源污染和侵染物,結合管理勤加檢查,及時剪除早期發(fā)現(xiàn)的病果穗、病枝體,收拾干凈落地的病粒,并帶出園外集中處理,可減少當年再侵染的菌源,減輕病情和減緩病害的發(fā)展速度。
(3)藥劑防治
當病害發(fā)生后可以使用10.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40.0%氟硅唑乳油6000倍液,25.0%戴挫霉1500倍液、12.5%烯唑醇3500~4000倍等藥劑進行治療,所有藥劑都要與42.0%代森錳鋅懸浮劑(噴富露)800倍液或68.7%惡唑菌酮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或25.0%嘧菌酯懸浮劑2000倍液混用,藥效明顯增強。當病害控制住以后趕緊疏掉發(fā)病的果穗和果粒,然后再噴一次藥進行保護。
五、葡萄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長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的一種嚴重的真菌性病害。該病害發(fā)生后極易導致葡萄早期落葉、新梢生長停滯、枝條不能成熟老化,不僅影響當年葡萄的產(chǎn)量和品質而且嚴重影響葡萄樹的越冬,甚至來年的萌芽、樹勢和產(chǎn)量。
1.危害癥狀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葉片,也能危害新梢、卷須、葉柄、花序、果柄和幼果。葉片受害后,在葉面產(chǎn)生邊緣不清晰的水浸狀淡黃色小斑,隨后漸變呈黃褐色多角形病斑,病斑?;ハ噙B合成不規(guī)則大病斑。天氣潮濕時,在葉片背面產(chǎn)生白色霜霉狀物。發(fā)病嚴重時,整個葉片變黃反卷焦枯脫落。
嫩梢受害,初生水浸狀、略凹陷的褐色病斑,天氣潮濕,病斑上產(chǎn)生稀疏的霜霉狀物,后期病組織干縮,新梢生長停止,扭曲枯死。卷須、葉柄、花序的受害癥狀與嫩梢相似。
幼果受害,病部褐色,變硬下陷,上生白色霜狀霉層,易脫落。果粒受害,病部褐色至暗褐色,軟腐,但很少產(chǎn)生霜霉,萎蔫后脫落。果實著色后很少侵染。
2.防治措施
(1)加強栽培管理,降低發(fā)病條件
及時中耕鋤草,排出果園積水,降低地表濕度;合理修剪,及時整枝,盡量去掉近地面不必要的枝葉,使葡萄植株通風透光,創(chuàng)造不利于病菌侵染的環(huán)境條件;增施磷、鈣肥及有機肥,酸性土壤多施石灰,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藥劑防治
萌芽前全園噴布波美3~5度石硫合劑進行病菌鏟除,進入秋季以后交替使用1:0.7:200波爾多液、35.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每隔10~15天噴布一次,進行葉面保護,預防病害發(fā)生。發(fā)病初期,應噴布具有內吸治療作用的殺菌劑,藥劑可選用波爾多精·甲霜靈500倍液、69.0%的烯酰嗎啉.錳鋅600倍液、72.0%霜脲氰錳鋅600倍液,所有藥劑都要與42.0%代森錳鋅懸浮劑(噴富露)800倍液或68.7%惡唑菌酮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或25.0%嘧菌酯懸浮劑2000倍液混用,增強療效。通常噴藥后1天后即可發(fā)現(xiàn)葉片背面的白色霉層變褐消失,表明產(chǎn)生了藥效,如果沒有變褐消失,則應再次噴藥防治。該病害極易產(chǎn)生抗藥性,應注意不同藥劑的交替使用。
六、葡萄灰霉病
灰霉病在我國南方和華中地區(qū)較為普遍,近年來北方葡萄產(chǎn)區(qū)灰霉病有逐年加重的趨勢,尤其是釀酒品種和溫室栽培,灰霉病造成的花序、果穗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