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柑普的火熱,新會柑也成為了茶界的一大新星。柑普茶所用的柑一定要是新會的柑,而新會的柑又數(shù)梅江的最好。這是為什么呢?今天,小編就帶你一起揭秘新會柑產地的秘密。
李時珍當年遍嘗百草,治百病,于《本草綱目》中對新會柑皮不吝贊譽之詞:“柑皮紋粗,黃而厚,內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廣中(即新會)采者為勝。”然而經(jīng)歷多年的發(fā)展,新會柑的產區(qū)范圍亦有了很大變化,傳統(tǒng)核心產區(qū)與外圍產區(qū)的柑價格往往相差懸殊。
相傳新會茶坑村(即梁啟超故居)是靈氣匯聚的地方,凡能眺望到茶坑鳳山熊(實為“能”字下面加三點,音同“尼”)子塔(又稱凌云塔)的地方,都出產質量上乘的新會柑皮。
柑普茶 ,它是用新會大紅柑和云南普洱茶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種茶。其特點一是入口甘醇、香甜,果香味濃郁,這是因為普洱茶葉長期吸附了柑皮的果香味所致。二是保健作用突出,發(fā)揮出新會陳皮“理氣”的功效。
新會柑有天馬、茶坑、梅江、東甲四大核心產區(qū)。以上四地的附近一帶,處于咸、淡水交界處,兩岸為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土地肥沃,有機質豐富。灌溉用水能夠是海水成分和淡水混合的特殊水質,加上三山環(huán)抱的天然屏障,使核心產區(qū)的新會柑的品質是其它產區(qū)無可比擬。而在這四大產區(qū)中又以新會梅江的最為出名。
梅江村是新會茶枝柑的著名產區(qū),種植柑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素有“柑之鄉(xiāng)”的稱譽。梅江村舊稱“梅樹營”,源于最初曾在這長有很多梅樹的地方設駐軍營。都知道新會柑皮比肉貴,制作的“新會陳皮”為“廣陳皮”的正品,其中又以梅江柑制成的“新會陳皮”為最佳。
梅江村出產的柑果有光澤、口感清爽、質量特別好,果皮油亮且厚實,果皮有種特殊的果木芳香,十分濃郁,讓人一聞難忘。做成柑普茶,口感芬芳甘甜。
果皮表面上坑坑點點,并不光鮮,因為每年這里都要經(jīng)歷多次臺風侵襲,坑坑點點是臺風留下的記號。這里的柑果表層油包特別大,營養(yǎng)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