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草為虎耳草科?;⒍輰俣嗄晟荼局参铮a于我國秦嶺以南地區(qū),葉面綠色,具有白色網狀脈紋,背面為紫紅色,兩面均有白色茸毛,形似虎耳,故名虎耳草。葉柄長,多為紫紅色?;ㄖ料募?,圓錐花序,為不整齊白色小花,有兩枚花瓣特別長,花朵稀疏。在栽培品種中另有一種三色虎耳草,葉片上白或乳白色寬邊上鑲嵌著紅色、黃色與白色的斑塊,葉柄較短,玲瓏雅致,適于小盆栽植。 虎耳草植株小巧,葉形奇特,喜陰濕環(huán)境,故多做吸水石盆景綴物、巖石園栽植材料,也可在池塘、水井、小溪旁陰處栽培。家庭多做盆栽內欣賞,給人以清新淡雅、生機盎然之感。 虎耳草的每片葉子長到一定的時候,會從葉腋間伸出一根細長的莖,初始半:明,頗為鮮嫩。隨著葉子的生長,這根莖葉越來越長,繼而在莖上抽節(jié)萌芽,吊出。朵朵小小的虎耳草來,把它懸于室內,別具風采。 虎耳草耐陰,栽培、懸吊要注意選擇陰濕的地方。盆栽宜用腐殖土或泥炭]細沙土,要求質地疏松、排水良好。每年春季或花后倒盆換土。生長須有較高的氣濕度,但盆土不能漬水。開花后有一段休眠期,須適當控制水分,過濕易爛村春秋二季每2周施1次稀薄液肥,休眠期及冬季停止施肥。虎耳草較耐寒一般會受凍害。北方地區(qū),盆栽要在不低于15℃的室內越冬,但三色虎耳草耐寒性砉越冬溫度不能低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