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喜愛飲茶,尤其愛飲早茶。飲茶是廣州人特殊的生活習俗,所以民間一直流傳著“清晨一壺茶,不用找醫(yī)家”的諺語。一大早人們見面打招呼就是問“飲左茶未”,以此作為問候早安的代名詞,可見對飲茶的喜愛。飲茶是廣州人的一種生活習慣,也是“食在廣州”的一大特色。廣東人飲早茶,有的是當作早餐的,一般都是全家老小圍坐一桌,共享天倫之樂。有的喝完早茶即去上班,有的則以此消閑。消閑族大多為街坊退休老人,他們一般來得最早,離去最遲,從早上茶樓開門可以一直坐到早茶“收檔”。 “請早茶”也是廣東人一種通常的社交方式。
在茶樓里,當客人需要續(xù)水時,只要把壺蓋翻開,服務(wù)員便會意而來。關(guān)于這一禮儀的由來,相傳是過去有一富商到茶樓飲茶,叫堂倌給他加水,堂倌剛把壺蓋打開,他“呵嗬”大叫一聲,賴稱壺中有只價值千金的畫眉給堂倌放飛了,定要茶樓賠償。老板無奈之下,從此規(guī)定,茶客凡要加水者,自己打開壺蓋,以防有詐。時至今日,這習慣動作已成為茶客要加水的示意信號,無須招喚服務(wù)員了 。
廣東的另一特色飲茶方式是功夫茶,這種飲法源于宋代。
飲功夫茶,要配有一套相應(yīng)的茶具,俗稱“烹茶四寶”。功夫茶的沖泡別具一格,先取水洗滌茶具,放入茶盤,待水開時,將茶具一一燙過。再在罐中放入茶葉,沖入滾沸的開水,一般來講,頭道水一定要迅即倒掉,以作洗茶。當水沖滿至罐口,人們用罐蓋撥去表層白沫,當即加蓋,以保全香氣。略等片刻便轉(zhuǎn)圈輪番注入幾個小茶盅中,以保證每只茶盅的茶水濃度一致。這種功夫茶的茶壺,如拳頭大小,茶杯更小,與北方喝白酒的酒盅差不多大小,很精致。功夫茶茶汁濃,剛飲幾杯時,會微感苦澀,但飲到后來,會愈飲愈覺苦香甜潤,使人神清氣爽,唇齒留香。騰挪于鼻唇之間,或嗅或啜隨心所欲。且雙目微閉,如癡如醉,仿佛打坐的道人,外界萬物全然不覺,讓人不能不驚訝名茗的神奇功效。
以往廣州人上茶樓都有各種各樣的說法,退休工人說可以“提神”,粵劇藝人說可以“潤喉”,小商小販說可以“伸伸腰骨”。如今,廣州茶樓除了飲食和娛樂消遣,功能更加豐富了。就在這小小茶樓上,初到廣州的人既能領(lǐng)略南粵風情,又能目睹廣州的變化,還能結(jié)識愛生活、懂享受、善經(jīng)商的廣州朋友,還能在這淺斟慢飲之中,品出廣州人的生活態(tài)度和前衛(wèi)意識,“食在廣州”,這句話可一點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