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煙栽培技術要點是:
選擇適宜的種煙土壤。香料煙宜選擇有機質(zhì)含量少,富含鉀、鈣、磷,土壤ph值5.5-7,山坡地或緩坡地,表土淺薄并夾有小石子的砂壤土和粘壤土來種植。
高密度栽植。這是香料煙栽培的重要特點,一般每畝栽煙6000-10000株,通常廂栽,一廂兩行。
嚴格控制氮肥用量,配合施用磷鉀肥。以基肥為主,基肥又以餅肥為最好,一般不追肥。一般每畝施農(nóng)家肥500-1000公斤,餅肥20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即可。
不打頂香料煙的頂葉質(zhì)好香氣濃,一般不打頂,每株可采收25-40片煙葉。
此外,香料煙因種植在山坡上,土層淺,扎根不緊,遇風易倒,要早培土,必須在移栽后15-20天,結合中耕除草,培土高7厘米左右。
香料煙的調(diào)制是先晾后曬,沙姆遜品種移栽50天左右進入成熟。逐片采收,每次2-3片,宜在下午或傍晚采收。因頂葉小,穿煙較困難,采收時可用小刀連莖割下。采收后將煙葉面對面、背對背從主脈基部穿成煙串。穿葉前應將煙葉按部位、成熟度分類,分別穿串,以利于調(diào)制。調(diào)制過程分為凋萎變黃期和曬制期2個階段。調(diào)制的技術要點是:
凋萎變黃期。又稱晾制階段。將煙串掛在晾房內(nèi)的煙架上,使煙葉自然變黃,晾房內(nèi)溫度保持在攝氏20-27度,相對濕度控制在百分之85為宜。約經(jīng)36-72小時,待煙葉變黃到:下部葉變黃8-9成,中部葉變黃9-10成,上部葉充分變黃,即轉入第二階段曬制。
曬制期。開始曬的第一、二天,不可在強光下暴曬,避免葉片回青和灼傷,待葉片曬干至主筋干燥,曬制結束。
香料煙油分大,吸濕性強,貯藏堆放時要經(jīng)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