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螨目,葉螨科。華北、西北等地均有發(fā)生。為北京市市樹之一中國槐的一大害螨。同時為害龍爪槐、五葉槐等。隨著城市大量地面鋪裝和建筑的輻射熱,大大加快和增加其繁殖量,更由于防治國槐尺蠖等,曾大量使用滴滴涕、有機磷等廣譜殺蟲劑,影響了一些天敵的孳生和生存,紅蜘蛛才逐漸上升為主要害螨,以至達到如不及時噴藥防治,就會造成嚴重的黃葉、落葉。這些年來,由于綠化的大發(fā)展,草坪和地被植物的增加,以及合理使用農(nóng)藥,推廣生物農(nóng)藥,選用bt乳劑和滅幼脲來防治食葉害蟲,天敵的增多,紅蜘蛛的危害正日漸好轉(zhuǎn)。
雌成螨體長0.4毫米左右,倒鴨梨形,銹褐色或淡紅褐色。體背有兩行縱行褐斑,每行2~3塊,前端的較大。8條腿,黃白色。卵初產(chǎn)時淡黃色透明,后變淺紅色,球形,直徑0.13毫米左右。若螨淡黃色或略帶紅色,形態(tài)和成螨相似,短橢圓形,體長0.17毫米左右,比成螨較圓些。
北京一年發(fā)生10余代,以成螨和若螨在樹木的裂縫、土縫里等處過冬。次年4月中、下旬(中齡國槐放出新芽10毫米左右長時)開始活動為害,一般此時螨量較少,不易成災。
5月上、中旬產(chǎn)卵,中、下旬第1代螨為害,進入6月螨量大增,槐樹內(nèi)膛靠近樹干的小枝上出現(xiàn)明顯的被害狀,逐漸向外、向上擴展,受害葉片變成灰綠,主脈兩側(cè)有黃白小點,葉上有吐的絲和灰塵,葉片兩面有大量卵和若螨、成螨。
6~7月發(fā)生為害最嚴重。7月中旬出現(xiàn)大量黃葉、落葉現(xiàn)象。
6月中旬開始,如遇37℃以上的高溫、干旱,日夜溫差很小,并連續(xù)一周以上天氣時,有螨源的樹就會發(fā)生猖獗,很快造成嚴重黃葉、落葉。
雨季連續(xù)降人雨時,螨量明顯下降。成、若螨能借風力傳播。9月開始,如雨量較少,還有一次小的為害高潮,10月后開始陸續(xù)過冬。天敵有薊馬、捕食螨、瓢蟲、草蛉、小花蝽等。
檢查方法:為害期主要查樹冠下部內(nèi)膛,貼近樹木枝干的小枝葉片有無被害狀和葉片上螨、卵量。一般在天敵與螨、卵的比為1:30的情況下,平均每片葉上螨和卵不超過1個時,對樹木生長和綠化防治方法如下:
在螨量不超過影響樹木生長和觀賞時,可用高壓噴霧器噴灑清水沖洗樹葉,每周可噴2~3次,既能改變小環(huán)境,又能直接沖洗掉成、若、幼螨,或用0.1~0.2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沖洗或噴一些對天敵安全的殺螨劑,如速效瀏陽霉素等。
螨量較多時,可噴600~800倍的20%三氯殺螨醇乳油,或2000倍的73%克螨特乳油,或5%尼索朗乳油。干旱季節(jié)應及時澆水,以補償樹木因旱和螨害所造成的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