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感官審評是利用人體的嗅覺、味覺、視覺、觸覺等感覺器官,來評定茶葉品質高低、優(yōu)次的一門技術。它要求評茶人員必須具備敏銳的感覺器官分辨能力,熟練掌握評茶基本功,加強評茶和制茶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斷積累評茶經驗,使評定結果能準確、客觀地反映茶葉的品質情況。茶葉感官審評是一門利用感官分析技術的科學,要保證這門技術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必須使評茶人員的感覺器官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因此茶葉感官審評必須在一個條件較高的實驗室,即茶葉感官審評室中進行,同時使用統(tǒng)一的標準評茶用具和一套科學的操作方法,以盡量減少因外界影響而產生的審評誤差。
茶葉審評通常分為外形審評和內質審評兩個項目,其中外形審評包括形狀、整碎、色澤和凈度4個因子,內質審評包括香氣、湯色、滋味、葉底4個因子。茶葉類別不同,評比時各因子的側重點也不相同,如名優(yōu)綠茶類,因其外形規(guī)格比較均勻一致,整碎和凈度都較好,外形審評時只評比形狀和色澤因子,內質審評時以香氣、滋味為主,兼評湯色和葉底因子。因為茶葉是一種飲料,在評比時大部分茶類都比較注重香氣、滋味兩因子,在八大因子中,香氣滋味所占的比例往往是最高的。
茶葉感官審評的基本操作流程為:取樣→評外形→稱樣→沖泡→瀝茶湯→評湯色→聞香氣→嘗滋味→看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