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開古茶樹
導讀:隨著近幾年,古樹茶的火熱,許多剛開始喝普洱茶的人,不管懂不懂,也是“一頭熱”的扎進“古樹”熱里,難免上當受騙。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總結幾點,關于古樹茶的常見疑惑。
1、理不清的樹齡
多大樹齡算古樹?有說300年,有說200年,有說100年,有說七八十年,這個不必過于糾結,總而言之不是臺地扦插,密度沒那么大,不需要打藥就算及格吧。
事實上,古樹的樹齡其實是很難精確測量的,目前并沒有太好的方法。科學的說,c14什么的用在這上都不靠譜,沒有什么儀器能達到哪怕還湊合的結果。不僅活的難測,即使是砍了的古樹,數年輪也可能因為氣候、土壤等原因出現較大偏差。目前比較公認的說法,老班章是2002年以后,才被廣為認同的,所以,現場市場上,打著二、三十年的名頭買老班章的,大多數都有可能需要證實。
更為重要的是,古樹也不一定越老茶越好。相對來說樹齡大的更細膩,更平和,也更珍貴。但百年左右的也可能香氣高揚,滋味有特色,還是要用茶說話。相比于樹齡,樹種、土壤可能更加重要。
2、一山非一茶
這是新手最容易進入的誤區(qū)。老班章和老班章,冰島和冰島大不一樣。不僅僅是樹齡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樹種不一樣!品種不一樣,喝起來能一樣嗎?陸羽老師還說,陽崖陰林,不同的茶山優(yōu)質茶園的位置和朝向也不相同呢,有的是陽光充足的好,有的是林地里的好。
這么簡單的道理,怎么沒人告訴我?那是因為花錢買名山的很多沒有細致的研究過,當然如果你喝到是哪家的,自己又認可,那不必研究那么細也沒關系。但是這個道理一定要知道,實際上在同樣一個茶山,不同茶地、不同茶農家的茶在當地人的心目中的價值也是不一樣的。不要以為同一個名山都是一個品質,一個價格!
3、不能“以貌取樹”
常有各路大師通過干茶或葉底的外形,來點評是否古樹。但,其實古樹品種豐富多樣,其中不僅包括大葉種,也包括中葉種、小葉種。有長的、圓的、扁的、柳葉形、卵形、心形;有鋸齒鋒利的,也有鋸齒模糊的;有葉子厚得跟皮革似的,也有跟紙那樣薄的。這些外形差別都是品種不同帶來的。所以,不能以外形的評判,來斷定是否古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