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森女貞的繁殖與養(yǎng)護

發(fā)布時間:2023-10-23
金森女貞,又名哈娃蒂女貞,學名ligustrum japonicum‘howardii’,日本女貞系列彩葉新品。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株高在1.2m以下;葉對生,單葉卵形,長6.5~8.0cm、寬3.5~4.5cm,革質(zhì)、厚實、有肉感;春季新葉鮮黃色,至冬季轉(zhuǎn)為金黃色,部分新葉沿中脈兩側(cè)或一側(cè)局部有云翳狀淺綠色斑塊,色彩明快悅目;節(jié)間短,枝葉稠密?;ㄆ?~7月份,圓錐狀花序,花白色。果實10~11月份成熟,呈黑紫色,橢圓形。
喜光、耐旱、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中性和微堿性土均可生長。生長迅速,根系發(fā)達,耐修剪,萌芽力強,葉色金黃,樹型美觀,是優(yōu)良的綠籬樹種,觀葉、觀花和觀果兼有,很有開發(fā)前景。
原種分布于日本關東以西,本州、四國、九州及中國的臺灣。
一、扦插繁殖
(一) 設施
扦插初期,插穗剛離開母體,仍有較大的蒸騰強度,插穗吸水能力極弱,因此保證插穗不失水是扦插成功的關鍵所在,故保濕的設施是最基本的必要設施。
1.鋼質(zhì)框架連棟大棚:這是我們在批量生產(chǎn)中使用的主要設施。大棚內(nèi)配有整套全自動間歇噴霧裝置,它由mist扦插霧控器、電磁閥、細霧噴頭、管道、以及加壓泵等組成。
大棚中建立單層平面穴盤育苗床,南北走向,苗床寬1.4m、長30~50m、高0.75m。選用長42.5cm×寬42.5cm×高7.5cm的平盤或72穴盤扦插。
通過全自動噴霧保濕,同時光照充足,一般成活率高,根系發(fā)達,苗木質(zhì)量好,扦插也不受季節(jié)的限制。唯一不足之處是設施的投資費用較高。
2.常用的小規(guī)模或較簡易的設施還有:
·小竹拱棚:一般寬1.0~1.5m,中間高0.7~1.0m,可用于小批量的扦插。
·鋼管單棚:一般寬6m,長30m,高2.5m或?qū)?m,長30~40m,高4m的鋼管單棚。為了節(jié)省成本也可以用竹片與鋼管混合搭建。
棚建好后,按要求蓋薄膜(9月份后扦插的)或遮蔭網(wǎng)(5-6月份扦插的)拉上壓膜帶即可使用,可直接在棚內(nèi)進行地床扦插,也可平整土地后在苗床上放穴盤扦插進行繁殖。
(二)采穗母本的準備
1.病害預防和營養(yǎng)補充
在采穗前10天左右用甲基托布津+磷酸二氫鉀或微量元素肥噴施一次,在采穗前2~3天再噴一次。
2.采穗
按母株修剪要求采穗,采下后的枝條注意保濕,在高溫的晴天應在早晨9點前或傍晚采穗。插穗大多選取半木質(zhì)化或木質(zhì)化的枝條。最佳的采穗時間應該是5~6月和9~10月各1次,這兩次穗條質(zhì)量最好。
(三)扦插前的準備
單成平面苗床上擺放72穴盤扦插繁殖。寬6m,長30m的單棚一般能扦插5.5萬株左右。
1.介質(zhì)配方
50%蛭石+30%壓縮東北泥炭(過篩)+10%珍珠巖+10%河沙,每立方的介質(zhì)放緩釋肥(21-5-12)4kg攪拌均勻。
2.裝穴盤
介質(zhì)裝滿后輕輕把穴盤振動,確保每穴介質(zhì)飽滿,然后用空穴盤或其他東西把裝滿介質(zhì)的穴盤刮平即可。
3.穴盤擺放與消毒
穴盤裝滿后,每條苗床寬以擺放5個穴盤為宜,走向以南北為佳,擺放要整齊。扦插前一天用0.5%的高錳酸鉀進行消毒處理。
4.插穗剪取與處理
插穗要進行修剪和生根處理。插穗最好選取約8~10cm長,具有3~4片葉的健壯枝。為充分利用母本資源,也可以采用一芽一對葉的短枝扦插。剪好后穗條按要求進行分級,一般分成上、中、下3段。再進行插穗消毒和生根處理。可用國光牌生根劑iba1000-2000mg/kg,將插穗下部1~1.5cm部分在藥液中蘸5秒即可。插穗消毒可用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直接浸泡等方法。
5. 扦插方法
扦插深度以1.5~2.0cm為宜。每孔1株插在孔的中間,扦插完畢后立即做好標簽、澆透水、葉面噴施500倍液甲基托布津+炭疽福鎂液。
6.竹拱和蓋膜
用竹拱時,苗床兩端需插一個“×”型的竹拱以支撐薄膜,每個拱間距以0.8m為宜。一般用寬3.0m的一次性無滴膜,最后用土或河沙把膜四周完全密封。
(四)插后管理
1. 濕度
扦插20天后,小拱棚內(nèi)的空氣濕度需保持在95%以上。如果小拱棚內(nèi)的濕度低就要及時掀膜澆水,結合澆200倍液的水溶性肥(20-10-20和14-014)交替進行,葉面噴施500倍的多菌靈+炭疽福鎂,密封。5~6月份扦插的一周澆一次水,9月份扦插的10~15天澆一次水。一般2~3天檢查扦插介質(zhì)一次。通常情況下,澆水、澆肥、病蟲害預防等應同時完成。
2. 溫度
扦插育苗的棚內(nèi)溫度應控制在36℃以下,15℃以上。最適溫度為25℃。如溫度過高,則需進行遮蔭或小竹拱膜上澆水降溫。如溫度過低,則需通過加蓋膜或其他加溫措施(如:加地電熱線等)。
3. 光照控制及煉苗
光照有促進插穗生根、壯苗的作用。一般金森女貞15天左右開始生根,40天左右基本上都可以進行煉苗了。5~6月份扦插的一般上午10:00左右蓋好遮蔭網(wǎng),下午3:00后把遮蔭網(wǎng)收攏煉苗。煉苗約20天左右即可上盆了。生根率可達90%以上。
二、容器苗的栽培管理
1.場地與遮蔭:先準備好小苗上盆的場地,并用45%~85%的遮蔭網(wǎng)蓋好。
2.容器的選擇
栽培當中需要根據(jù)不同規(guī)格的苗,不同的栽培目的,選擇不同的容器。目前用的最多的是塑料容器營養(yǎng)缽。我們大多用13×11cm的營養(yǎng)缽。
3.介質(zhì)配方
為了節(jié)省生產(chǎn)成本,而且又能基本滿足苗木生長的要求,采用50%東北泥炭+20%核鱗介質(zhì)+30%的沙性土,每立方介質(zhì)放緩控肥2kg左右,攪拌均勻即可上盆。
4.上盆、定植及其它管理
a.將苗放到盆的中央深淺適當位置,然后加介質(zhì)用手沿著盆的邊緣略加壓實(切勿壓苗根部),介質(zhì)與盆口應有2~3cm距離,便于澆水。
b.上盆前要將苗進行分級,擺放整齊,數(shù)量一致,插好標簽。
c.苗上好盆后用1000目噴頭澆透定根水。
d.由于澆水或上盆時引起的苗木倒伏現(xiàn)象較嚴重,這時就要及時扶苗。
e.及時清理病葉、爛葉、死苗和盆內(nèi)雜草。
f.小苗需要經(jīng)常澆水,防止干燥。
g.施肥:一般10天澆一次水溶性肥(20-10-10和14-0-14)或芬蘭產(chǎn)復合肥22-6-12,濃度200~300ppm,澆肥時及時查看母液量的情況,避免漏澆、少澆,影響苗的質(zhì)量。
h .病蟲害預防:每15天左右噴施一次殺菌劑,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殺菌劑。蟲害主要是蛾類幼蟲,可用甲氰聚酯、敵百蟲等殺蟲藥。
j.小苗越冬時必須采取保溫措施(蓋薄膜)。
管理得當,5~6個月就可以達到工程所需的苗,高20cm冠幅25cm左右的規(guī)格苗,一畝地可擺放13×11cm的營養(yǎng)缽苗3.2萬盆左右。
上一個:寬帶連接已斷開怎么辦理(寬帶連接斷開怎么辦)
下一個:對眼睛最好的顯示器(電腦和電視哪個對眼睛好點)

馬尾松常見的病蟲害以及防治
三維彈球在電腦哪里(三維彈球win10)
選擇正確的流量計是確保精準度和可靠性的關鍵
小米手機怎么快速錄制屏幕(小米手機快速錄屏)
對倒閘操作票有哪此要求?
茶籽油軟膠囊降血脂及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藥效學研究
筆記本機械硬盤怎么安裝視頻教程,怎樣安裝機械硬盤
輸電導線施工緊線時的觀測弧垂
RTT02164JTH現(xiàn)貨庫存,最新價格
中國主要城市快速路設計車速是多少?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