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人喝完普洱茶后都不免談論起一件事:看葉底。葉底是什么?看葉底有什么用呢?
葉底,是茶葉品評的一種常用術語,亦稱茶渣,即指干茶經開水沖泡后所展開的葉片。這樣一解釋,瞬間覺得“通透”了,原來是茶渣??!很多人會用來煮茶葉蛋、栽綠植等等。但是,喝完茶看葉底干什么?
普洱茶的核心價值是越陳越濃越香,在保證原料優(yōu)質、工藝正確的前提下,我們就要強調倉儲的環(huán)境了。很多人往往認為,存茶嘛,把茶放在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里就萬事大吉了,但數(shù)年后拿出來,卻得到了一款越寡越淡越薄的茶,百思不得其解。其實,在存茶的過程中,最好定期開倉品鑒,除了外觀、湯色、滋味、口感這些分項,葉底也是不可忽略的?;钚院玫娜~底,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后期存儲轉化尚有空間。
如何看葉底呢?
首先,看看葉底是否有光澤,葉片是否完整。其次,還要觀察葉底的含芽率。含芽率是指芽頭與葉片的比,若嚴格來審評,需要有一定量的樣本作為評判基礎,也需要審評者在喝茶的過程中不斷對比進行總結。再次,輕按葉底,感受葉底是否富有彈性。綜合葉底的光澤度、葉片的完整度、含芽率,來判斷一款茶品的活性如何?;钚暂^高的普洱茶才具備陳放的價值,在存儲的過程中產生進一步的轉化作用,最終達到越陳越濃越香。
但是,葉底只是茶品表現(xiàn)的其中一項分項,在判斷茶品的品飲價值時,需再綜合外觀、湯色、香氣、滋味、口感、耐泡度,做出客觀的評判。
怎樣看葉底鑒別普洱茶優(yōu)劣呢?
1、靠嗅覺辨別具體香氣;
2、二、靠眼睛判別底的老嫩、勻整度、色澤和開展與否;
3、觀察有無其它雜物摻入??梢詫⑷~底放入葉底盤等平面物體里,拌勻、鋪開、撳平,觀察茶葉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勻整齊、色澤狀況、軟硬度等。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熟茶的葉底鑒別要比生茶的復雜得多,因為熟茶的工藝較為復雜,那么也就導致了茶葉在一系列的制作過程和存放年限后,再拿出來沖泡,可能性的因素就會更多。
而生茶則不然,大多是通過葉底來看原料,尤其是新生茶,通過葉底來鑒別出自哪個山頭的例子尤為普遍,可是熟茶就相對復雜,不僅要看原料,還要看拼配,甚至還要看它發(fā)酵技術的成熟度,最后連倉儲和存放年限都要仔細甄別。這也就是很多人喝普洱茶,為什么喜歡拿熟茶,而不拿生茶葉底來鑒別普洱茶好壞優(yōu)劣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