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杏早期豐產栽培技術可歸納為“一二三”,即“一年定植促長,二年控旺促花,三年緩放結果”,第四年進入豐產期。經過6年的栽培實踐證明,經濟效益明顯,取得了早期豐產的效果。定植當年,最重要的是要保成活,促生長。下面先講一下定植當年的促長技術措施。 凱特杏早期豐產栽培技術可歸納為“一二三”,即“一年定植促長,二年控旺促花,三年緩放結果”,第四年進入豐產期。經過6年的栽培實踐證明,經濟效益明顯,取得了早期豐產的效果。定植當年,最重要的是要保成活,促生長。下面先講一下定植當年的促長技術措施。
嚴格整地于冬前開挖長、寬深各80厘米的定植穴,將表土與底土分別放置,回填時先在坑底填入20~30厘米厚的秸稈,每坑施優(yōu)質有機肥30~40公斤,磷肥1~1.5公斤,與表土混合后回填,用底土做樹盤,之后灌水沉實,翌年春備栽。
壯苗定植翌年3月上中旬土壤解凍后定植。選用苗高1.2米左右,地徑0.8厘米以上,生長健壯,芽眼飽滿,根系完整的優(yōu)質壯苗建園。及時澆水苗木定植后立即澆足水,并封樹盤,堆土堆,防止風吹樹搖,有利保墑。半月后,再澆1次水,對提高成活率至關重要。
生長季摘心苗木定植后,立即在70厘米處定干。當新梢長到50厘米時,選擇方位合適,角度適宜,生長均衡的3個新梢做第1層主枝,并對其摘心,促發(fā)分枝,以形成側枝。選擇直立生長的第一芽枝做中心領導枝,在80厘米處摘心,其余枝條緩放。通過適時摘心,可促發(fā)二次枝,擴大并充實樹冠。摘心后及時追肥,每株施尿素100~150克,并澆水,促進苗木快速生長。
合理修剪整形株行距2米×4米,采用主干疏層形,樹體結構為:主枝5~6個,其中第1 層3個,第2層2個,第3層1個,層間距50~80厘米,主枝上直接著生結果枝組。結合控冠措施,成形后,樹高2.5~3米,冠幅2.5~3米為宜。 杏樹定植當年,主枝生長量可達1米以上,經過摘心處理,其上一般萌發(fā)2~4個側枝。當年的冬剪任務是對主枝進行短截,繼續(xù)增加枝量和擴大樹冠。主枝延長枝可留60~70厘米短截,其上選1個側枝,留30~40厘米剪截,剪口芽外留。中心干延長枝留80~100厘米剪截,主枝上的競爭枝及內膛直立枝,當有空間時壓平留用,培養(yǎng)成結果枝組;無生長空間時將其疏除。其余枝一律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