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經常就聽到有人說胃痛,其實胃痛中醫(yī)稱為胃脘痛,屬于消化系統(tǒng)疾病。引起胃脘痛的主要原因有:病邪犯胃,感受外寒;過食生冷或肥甘厚味,等導致中氣不足、脾胃虛寒。下面就三種治療胃疼茶方的介紹。
(1)綠茶
【配方】 綠萼梅、綠茶各6克。
【用法】上二味沸水沖泡5分鐘即可。每日1劑,不拘時溫服。
【功效】疏肝理氣,和胃止痛。適用于肝胃不和,脘腹脹滿而痛或嘔惡等。
(2)橘皮棗茶
【配方】橘皮10克,紅棗10枚。
【功用】理氣和中。
【制法】將橘皮切絲,紅棗炒焦,二味同放蓋杯內,沸水沖泡蓋悶10分鐘,代茶頻飲。
【主治】消化性潰瘍,胃脘痛。
【說明】橘皮系橘子采摘成熟果實,剝取果皮,陰干或曬干而得。其氣味芳香,性苦溫。
具有理氣調中、燥濕化痰之功,對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嘔逆咳痰、胃痛嘈雜有良效。大棗甘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藥效,多用于中氣不足、脾胃虛弱、體倦乏力、食少者。但本品單用能助濕生熱,令人中滿,濕盛脘腹脹滿、食積以及痰熱咳嗽者忌服,如配以橘皮,可消除此副作用。
(3)姜夏茶
【配方】生姜10克,半夏7克,紅糖適量。
【功用】化痰止嘔。
【制法】將生姜洗凈,榨取汁液。將半夏水煎5~8分鐘,取其湯汁與姜汁和勻,加入紅糖少許,代茶飲之。1日3~4次,連用3~5天。
【主治】胃虛飲停,頻頻嘔吐痰涎或痰多者。
【說明】本方多適用于痰濁之邪困脾擾胃而致的惡心、干嘔或頻作、納呆、腹脹?;蛞蛭柑擄嬐6轮韧绿迪寻Y。方中生散化飲止嘔,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兩藥相合,升降相因化相合,對飲停中焦,濁邪犯胃之嘔吐最為適宜。漢代張仲景《盒匱要略》即用半夏、生姜二味以療心下支飲之嘔吐。勿謂用藥陽便而忽視之。胃陰不足之嘔吐癥不宜。
以上就是對三種治療胃疼茶方的介紹,希望對大家了解這一知識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