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蘭、貝母蘭等屬于散生型的蘭花,它們的假鱗莖是以一定的距離著生于橫走的根狀莖上。以卡特蘭為例,一個典型的植株在分株前有6個假鱗莖。最老的1個假鱗莖已無葉,其次的2個假鱗莖葉已老化,前面的3個假鱗莖是植株的主要部分。此時仔細(xì)觀察可以看到最前面的假鱗莖基部有二個芽,其中1個芽抽出新苗,另1個芽為儲備芽,有時2個芽都抽出新苗。在3個較老的假鱗莖中,靠前面的1個的基部常存留1個休眠芽的芽眼,若此芽眼是活的,則可將此假鱗莖連同后面二個假鱗莖切下,亦即將6個假鱗莖分為2個部分,但如果此芽眼已死亡,可以在其后面較老的假鱗莖基部尋找芽眼,以此類推,要求分開的兩部分都有芽眼,否則無法繁殖。如果只有最老的假鱗莖有芽眼,可以單獨(dú)切下,置于主要由濕潤水苔組成的基質(zhì)中,放在一個塑料袋中,將口封緊,掛在暖和而不太熱的溫室中,必須遮萌,但不澆水,數(shù)周后待新芽開始生長時再移栽于小盆中。前面3個假鱗莖則可按一般方法栽培,進(jìn)行正常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