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各族人民的“茶文化“中,壯族的“姑娘茶“是頗有名氣的?!肮媚锊琛八追Q竹筒茶,喝的時候都是從竹筒中倒出來的,茶水里摻和著有糯米熬成的茶湯,色澤光鮮,香味四溢。
提起“姑娘茶“,其中還蘊含著一個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呢!很久以前,壯族姑姑阿蓮在對歌時,愛上了壯族青年阿龍,兩人暗中私訂了終身。然而,土司的兒子在一次偶遇中發(fā)現(xiàn)了美麗的阿蓮后便一眼看上,派人去提親遭到拒絕,待了解其中原委是因為阿蓮早有了意中人后便從中作梗,他以逼債為由強迫阿龍到他家去干苦力活抵債,因勞累過度,阿龍重病纏身便臥床不起,奄奄一息。阿蓮聞訊后雖萬分焦急卻又束手無策。后來阿蓮按好心神仙的指引,翻越高山,趟過大河,找到了一片茂密的茶園,親手采集嫩綠的茶葉,輕輕搓揉后放入竹筒中,伴以糯米加入山泉水,在溫火中熬了七天七夜,用這種茶終于治好了阿龍的病,兩個有情人終成眷屬。這個傳說在壯族人民中代代相傳一直流傳至今,因此“姑娘茶“也就一代代流傳至今。
現(xiàn)在,每到陽春三月,年輕的壯族姑娘們都采集春茶,也是將茶葉和糯米拌入竹筒中加水在火上慢火炙燒,全部工序全都由姑娘一人獨立完成,而且不能有任何男人在場。到了對歌那一天,這“姑娘茶“就是她贈給意中情人的信物。
哈尼族的“土鍋茶“也頗具名氣。謂“土鍋茶“就是用陶制的瓦壺?zé)饺泻蠹尤肷虾玫牟枞~,再煮上三五分鐘,茶湯呈黃綠色,香中帶甜。
“土鍋茶“也有一個古老而動人的傳說:曾有一位勇敢而憨厚的哈尼族年輕獵人,把一頭侵?jǐn)_村民的豹子獵殺了,村民們便在村頭的一棵大樹(即今的“茶樹王“) 下搭起了爐火,放口大鍋煮了豹子肉全村人共同分享。很快人們口干舌躁了,碰巧大鍋內(nèi)的山泉水也已經(jīng)被紅紅的爐火煮沸了,當(dāng)大家準(zhǔn)備喝水時,忽然一陣大風(fēng)刮來,大樹的葉子紛紛落入鍋內(nèi)沸騰的水中,不一會兒,鍋中的水便變得黃中帶綠,晶瑩清澈,還有陣陣清香。人們迫不急待地舀來就喝,頓覺澀中帶甜,醇厚綿軟,清香解渴,比平時喝的白開水好喝多了。從此哈尼人就把這種樹葉稱之為“茶“,種茶和喝“土鍋茶“的習(xí)俗也就一代代傳承至今。
云南的紅河哈尼族自治州是哈尼族的聚居地,哈尼族人一代又一代都以種茶為業(yè)。據(jù)當(dāng)?shù)亓?xí)俗,姑娘出嫁前都要向父母送上一包自己親手制作的茶葉,在婚禮儀式上用它來泡茶待客,請親友們一一品嘗,這是為了檢驗一下姑娘的茶技和成家后夫婦能否同操家業(yè)。所以,姑娘還沒有出嫁前,就都要認真學(xué)會采茶、搓茶、曬茶、炒茶等整套制作過程。特別是炒茶方式很特別,茶放入鍋內(nèi)不是用鍋鏟來炒而是用手來翻炒,這是憑手感來掌握火候,因為茶葉炒得太熟和太生都不行。這些都是書本上不教而全憑自己實踐才能獲得的百煉成鋼的真本領(lǐ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