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隨著職工自營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農場可利用的土地越來越缺乏。如何化解在有限的可利用土地上做大做強橡膠產業(yè)和做優(yōu)做精自營經濟的矛盾,這是我們每一位企業(yè)領導干部不得不認真思考的課題。在此,筆者結合龍江農場近年來在橡膠行間間種香蕉的實踐探索,淺談“膠”“蕉”間種在化解土地緊張矛盾,充分利用可利用的土地,提高產業(yè)經營效益的可行性,僅供參考。
一、“膠”“蕉”間種是充分發(fā)揮地域資源優(yōu)勢,做優(yōu)做精香蕉產業(yè)的有益選擇
(一)發(fā)展香蕉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資源優(yōu)勢。香蕉是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的重要水果之一,具有喜高溫、產量高、市場前景潛力大的特點。海南地處熱帶北緣,氣候溫和,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終年無霜雪,光熱資源豐富,其自然環(huán)境條件特別適合于香蕉的生長。多年來的實踐證明,香蕉生產已成為海南農業(yè)經濟發(fā)展的一項重要產業(yè)。海南農墾擁有全省陸地四分之一的土地資源,經過50多年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墾植橡膠面積已達375萬畝?,F(xiàn)在每年有10萬畝的老頭橡膠樹需要更新定植。我們正確處理好種植橡膠與種植香蕉的關系,利用新定植的橡膠行間間種香蕉,是充分發(fā)揮區(qū)域資源優(yōu)勢,進一步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效率,促進橡膠與香蕉產業(yè)齊頭并進,實現(xiàn)企業(yè)增效、職工增收的有益選擇。
(二)香蕉產業(yè)市場前景看好。香蕉是世界鮮果貿易量最大的水果,僅次于柑橘居世界第二位。從國際市場看,近20年來國際香蕉貿易量年均增長30多萬噸,而且有繼續(xù)增長的趨勢。從國內市場看,目前全國的香蕉年產量約650萬噸左右,人均消費香蕉不足5公斤,而世界人均年消費量達到12公斤。隨著民眾消費能力的提高,到2010年,預計國內消費量將達到900萬噸左右,國內市場增長潛力很大。
(三)香蕉產業(yè)有較強的競爭優(yōu)勢。一是具有成本和價格的優(yōu)勢。根據龍江農場多年的實踐,每畝香蕉的生產成本約180—230元,畝產比種植木薯、甘蔗或豆科類產業(yè)增收幅度達500—800元,而進口香蕉成本價格比國產香蕉高一倍以上;二是具有品質優(yōu)勢。海南由于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香蕉品質不但比國內其他產區(qū)好,而且營養(yǎng)價值也優(yōu)于進口香蕉;三是具有地域優(yōu)勢。海南地處熱帶北緣,香蕉生產條件得天獨厚,提高單產潛力大。
(四)墾區(qū)職工具有良好的香蕉生產管理技術基礎。海南農墾規(guī)模化發(fā)展香蕉生產已有20多年的歷史,廣大職工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對香蕉生產的種苗篩選、栽培和管理,已總結積累了一整套成功的經驗,發(fā)展香蕉生產得心應手。
二、“膠”“蕉”間種,將促進實現(xiàn)“四大提高”
(一)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降低橡膠與香蕉產業(yè)的生產成本。土地是無可再生資源。隨著生產經濟的發(fā)展,為緩解我們墾區(qū)土地越來越顯得緊缺的窘境,“膠”“蕉”間種是一種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法,既可解決職工發(fā)展自營經濟的用地問題,又將進一步降低橡膠與香蕉產業(yè)的生產成本。比如:職工到場外租地種植香蕉約需150—300元/畝的土地費,而利用橡膠幼苗行間種植只需30—50元/畝的土地使用費,橡膠行間種植香蕉后,能將橡膠撫管中大量的控萌、滅荒勞力投入轉為積集有機肥和行間管理。
(二)有利于提高土地地力,促進橡膠苗木的速生平衡。香蕉是速生快長、產量高的大型草木果樹,植株本身含水量高,葉片面積大,蒸騰量大,整個生育期既對水分的需求量大,也需要大量的肥料“營養(yǎng)”。橡膠行間間種香蕉后,由于香蕉在管理中大水大肥的投入,對提高橡膠膠園的土地地力十分有利,能有效促進橡膠苗木的速生平衡。
(三)有利于提高崗位工人的經濟收入,促進職工生活奔小康。橡膠行間間種香蕉后,崗位撫管工人自覺地把膠園撫管當作自家的財產加強管理,同步落實各項管理措施。一是有效地調動了管理積極性,進一步加大了勞務的投入;二是有效地加大了肥料和水分的投入到位,增強了膠園的“營養(yǎng)”供應;三是有效地促進了企業(yè)與職工實現(xiàn)“雙贏”,既保證了膠園的苗木增粗,又進一步提高了崗位工人的經濟收入。比如:1998年九隊李世祥等6名職工在173畝的橡膠行間間種香蕉1.7萬株,當年崗位收入達35萬元;2002年二十七隊職工在391畝的橡膠行間股份合作制間種3萬株香蕉后,加大了勞務和肥水的投入,不但香蕉產業(yè)收入達100萬元,橡膠苗木株均增粗也連續(xù)3年突破9厘米。
(四)有利于提高技術示范水平,進一步增強企業(yè)生產技術的示范帶動作用。香蕉在橡膠行間間種,處于大田作業(yè),香蕉生產從品種的選擇、苗木的栽培、蕉園的管理到香蕉的采收,技術含量較高。龍江農場職工在生產管理過程中,不斷地探索、總結經驗,增強科技管理含量,既較好地提高了技術管理水平,又進一步增強了企業(yè)的生產技術示范帶動作用。自2001年以來,該場從試種、推廣到普及,不但在適合種植香蕉的橡膠更新膠園組織職工間種香蕉,而且這一作法也輻射到周邊農村,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
三、“膠”“蕉”間種應注意的“三大問題”
“膠”“蕉”間種既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又能促進企業(yè)增效,職工增收,龍江農場經過多年實踐探索已形成共識。但我們在生產管理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三大問題:
(一)關于“膠”“蕉”間種的規(guī)格問題。我們墾區(qū)目前橡膠定植大致分為3.3m×6m、4m×6m、2.8m×7m這三種規(guī)格,這些規(guī)格是各生產單位根據地形地貌和氣候而定的。我們在間種香蕉時,應考慮到香蕉是葉片面積大的大型闊葉植物,定植要在不影響橡膠苗木正常生長的情況下進行。
(二)關于“膠”“蕉”間種相互之間的定植時間問題。為確保橡膠苗木安全過冬和苗木當年增粗量,橡膠一般都必須盡量在5月份前定植,橡膠定植后的第2年,苗木高度達1米以上才能種植香蕉,如要同時種植必須選用3蓬葉以上的袋裝苗。這樣的作業(yè)安排,既不因橡膠定植時間安排過晚而影響香蕉的種植,也不因香蕉種植過早而影響橡膠苗木的正常生長。此外,由于香蕉是需大肥大水投入的大型草木果樹,橡膠行間間種香蕉后,既可緩解膠園干旱的問題,又能起到抑制膠園雜草生長的作用。
(三)關于“膠”“蕉”間種的生產技術管理問題。橡膠在定植后3年內,要在抓好正常撫管措施落實的基礎上,全面完成挖通溝作業(yè),保持足夠的肥料養(yǎng)分長期供應,確保苗木增粗;香蕉種植一要抓好品種的選擇,選用適合本地的優(yōu)勢品種;二要抓好種植的合理密度。香蕉的種植密度應視栽培種植高坡、土壤肥力、地下水位及坡面而定,矮型香蕉株距為1.6—1.8米,行距為2米,畝植180株—200株;中、高型品種株距為2.5~2.7米,畝植120株—130株左右;同一類型的香蕉,在肥沃土地或水肥管理好的種植,其密度可稍疏些。三要抓好蕉園的科學管理,做好科學配方施肥,合理排灌,適時中耕除草;四要注意抓好香蕉束項病、褐緣灰斑病、枯萎病、花葉心腐病、炭疽病和黑星病等病害的防治,保證蕉苗的正常生長;五要抓好香蕉果的采收。采收時要盡量避免碰撞擦傷果皮,盡量不把果穗放在沒有海棉墊底的地上或者集中堆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