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工程技術資料的編號原則有哪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信息化進程的加快,檔案管理日趨電子化。為了便于電子檔案的錄入和查閱,本標準對所有工程質量檢查驗收用表都設置了編號。編號設置了四級編碼,分別為:類別代號(字母)、資料所屬分部工程代號(2位數(shù)字)、資料分類代號(1位數(shù)字)、順序號(2位數(shù)字)。類別代號將本標準劃分的七大類資料按順序依次編為a、b、c、d、e、f、g;第二級編碼“資料所屬分部工程代號”是參考《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2001)中分部工程的排列順序和《建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應用講座》中相關質量驗收記錄表的編號原則所確定,依次為:地基與基礎—01,主體結構—02,建筑裝飾裝修—03,建筑屋面—04,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05,建筑電氣—06,智能建筑—07,通風與空調—08,電梯—09,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10。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各部分資料內容數(shù)量、種類大相徑庭。為了在規(guī)范編號原則同時,提高編號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效率,本標準對一級編碼“類別代號”做了進一步細化,明確規(guī)定,a類為a1、a2、a3、a4、a5、a6,b類為b1、b2、b3、b4、b5、b6、b7,c類為c1、c2、c3、c4、c5、c6、c7、c8、c9、c10;考慮到d類和f類資料作為單位工程質量驗收和備案資料,應具有統(tǒng)一性,故將其編為d1、f1,沒有再細化。而e類“竣工圖”和g類“聲像、電子檔案”,由其特殊性決定了其編號特性,這里不再贅述。本標準考慮到c類“施工質量控制資料”的內容數(shù)量、種類繁多,在制定這部分資料的編號時,特別預留了第四級編號,但沒有制定編號原則,請大家在具體工作中根據實際情況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