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栽培的類型有園林庭院栽培、切花栽培、盆花栽培和盆景栽培等。
(1)切花栽培選用適宜作切花的品種,如宮粉型、 綠萼型等,再選背風向陽、光照充足、空氣新鮮流通、排水 好的干燥地段,集中成片,挖大坑施足有機肥,秋季移栽。 株行距一般為3mx3m。
每年落葉后施以有機肥為主的基肥,追肥主要于開 花前和謝花后施尿素、人畜糞尿等。新梢停止生長時控 水,并增施磷、鉀肥。以切花為主的栽培要多施肥,促多 發(fā)枝,重修剪。定干30cm左右。生長期進行抹芽摘心, 落葉后重短截,同時剪去病蟲枝、枯枝,疏去過密的纖細 枝和過多的徒長枝,使樹冠內通風透光。干旱時適量灌 水,平時保持土壤稍濕潤即可。
(2)園林及庭院栽培條件選擇同切花栽培。栽植 方式一般有孤植、叢植、群植,或大面積栽植成梅林。整 形修剪宜整成自然開心形、杯狀形等。
(3)盆栽宜用疏松肥沃的土壤,盆底加堆肥或加配好的培養(yǎng)土,再加入適量磷、鉀肥,盆底放磚渣或粗砂利于排水。用45年生大苗帶土團秋季上瓦盆。上盆栽好后澆透定根水,放在陽光充足處,當新梢長到12 ~20cm時,逐漸減少澆水量,當梢頂萎蔫時再澆水。這樣反復34次,直至頂芽全萎蔫不再生長時止。春季水多易徒長,花芽少;秋季水多則大量落葉;冬季水多易爛根,故澆水的原則是見干見濕。若有青葉脫落,表示水分過少,而如果葉片發(fā)黃并脫落,說明水分過多。生長期每月施12次發(fā)酵油枯水(加磷肥混合發(fā)酵)。在新梢停止 生長、花芽分化時要追施速效肥,促使花芽分化優(yōu)良。還 要施孕蕾肥和謝花后的促梢肥。
在謝花后疏去過多的纖細枝、徒長枝、病蟲枝、枯枝。 對花枝僅留基部23個葉芽短截。樹形以自然式疏落、 通風透光為好,也可整成圓頭疏枝形。夏季要及時抹芽 摘心,一般新梢長到45片葉時進行摘心,防止徒長。
(4)盆景栽培用老梅樹蔸上的萌蘗枝進行嫁接,成 活發(fā)枝后,按照人為設計的圖形,通過強修剪、刀切、棕絲 扎、鉛絲繞,甚至用斧劈、文火烤。經幾年精心培養(yǎng)和藝 術加工,形成各種蒼勁多姿的梅樁后移入盆中觀賞。也 可以從幼苗開始采用彎枝曲枝、刀切、綁扎等方法,使其 形成獨具風格的姿態(tài)而成盆景。盆土切忌過濕,否則造 成爛根,要經常給葉面枝干噴灑水霧,護葉保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