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噸/天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供應
小宇環(huán)保生產的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按照國家標準設計生產,技術*,工藝,出水達標,是本公司的爆款之一。價格便宜,量大從優(yōu),趕快拿起電hua訂購吧?。?!
污水處理設備一體化設施工藝原理
去除有機污染物及氨氮主要依賴于設備中的ao生物處理工藝。其中工作原理是在*,由于污水有機物濃度很高,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tài),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所以*池不僅具有一定的有機物去除功能,減輕后續(xù)好氧池的有機負荷,再度降低,但仍有一定量的有機物及較高nh3-n存在。為了使有機物得到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下于完成情況下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在o級設置有機負荷較低的好氧生物接觸氧化池。在o級池中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氧型細菌(硝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自養(yǎng)型細菌(硝化菌)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或空氣中的co2作為營養(yǎng)源,將污水中的nh3-n轉化成 no-2-n、no-3-n,o級池的出水部分回流到*池,為*池提供電子接受體,通過反硝化作用終消除氮污染。
內循環(huán)厭氧反應器利用自身產生的沼氣為動力,實現(xiàn)了下部混合液的內循環(huán),使廢水獲得強化的預處理。進而由上層反應器對廢水繼續(xù)進行處理,使出水可達到預期的處理要求。該反應器的主要優(yōu)點是:有機負荷率高,水力停留時間短,高徑比大,占地面積小,建投資小,出水水質穩(wěn)定,耐負荷能力強。填充塔式生物脫臭法是通過附著在固體過濾材料表面的微生物降解惡臭成分來實現(xiàn)脫臭的目的,其主要原理是惡臭氣體經(jīng)過去塵增濕或降溫等預處理工藝后,從填料層底部由下向上穿過填料,惡臭物質由氣相轉移到水和微生物組成的混合相,通過附著與填料上微生物的代謝作用而被分解。該方法具有較強的惡臭去除能力,而且裝置簡單、能耗低、不受冬季寒冷氣候的影響,運行和維護費用很低,同時對臭氣濃度變化幅度大、以及洗滌法難處理的高濃度臭氣均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等優(yōu)點,是適合污水廠除臭的工藝。近年來,為了防止水分使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下降,使用活性炭作為前處理的日漸增多,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將填充塔式生物脫臭與活性炭脫臭結合使用,利用它的前處理,降低活性炭再生、更換頻率,可以更有效的減少運行費用。
工藝設計說明:
污水經(jīng)格柵去除大顆粒狀和纖維狀雜質后進入調節(jié)池,調節(jié)池內設置預曝氣,充氧攪拌,使污水充分地均質均量,并有效地降解有機物和防止淤泥沉積。然后由泵將污水提升入污水處理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有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消毒池組成。在缺氧池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固體物質變成溶解性物質,不易降解性物質變成易降解性物質,經(jīng)水解酸化處理后的污水進入好氧池。
好氧池是一種以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處理裝置,通過回轉式鼓風機提供氧源,在該裝置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所吸附、降解,使水質得到凈化。好氧池采用聚乙烯填料,該填料比表面積大,不易使生物膜結成球團,好氧池的布氣采用穿孔管布氣,該裝置具有氣泡細,氧利用率高,布氣均勻的特點。
接觸氧化處理后混合液進入沉淀池,沉淀池具有表面負荷高、抗水力沖擊能力強、分離效果好等等優(yōu)點。固液分離后,上清液流入消毒排放池,經(jīng)消毒達標后排放,沉淀池的污泥經(jīng)泵提至廢渣池好氧消化,穩(wěn)定處理,好氧消化后的污泥量很少,消毒后定期由甲方委托環(huán)衛(wèi)部門用吸糞車抽吸外運。廢渣池上清液回流到調節(jié)池循環(huán)處理。
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生物膜法的基本特點,但又與一般生物膜法不盡相同。一是供微生物棲附的填料全部浸在廢水中,所以生物接觸氧化池又稱淹沒式濾池。二是采用機械設備向廢水中充氧,而不同于一般生物濾池靠自然通風供氧,相當于在池中添加供微生物棲附的填料,也可稱為曝氣循環(huán)型濾池或接觸曝氣池。三是池內廢水中還存在約2%-5%的懸浮狀態(tài)活性污泥,對廢水也起凈化作用。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具有特點的生物膜法,兼有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優(yōu)點。
厭氧調試接種污泥的選擇與處理可引進同類特征廢水的污泥接種,應盡量選用含甲烷菌多的污泥,如城市廢水處理廠厭氧消化污泥,經(jīng)脫水的厭氧、好氧污泥,以及長期貯存、排放廢水的陰溝、水塘污泥等。對過稠的接種污泥,可用水稀釋、過濾、沉淀,去除污泥中夾帶的大顆粒固體和漂浮雜物。影響調試的因素影響調試的因素,除接種污泥外,還有廢水的水質特征、有機質負荷和有毒污染物負荷、環(huán)境條件、填料種類等。厭氧調試所需時間較長,一般16~24周不等。
⑴ph值 ph值變化將直接影響產甲烷菌的生存與活動,厭氧池ph值應維持在6.5~7.8之間,范圍在6.8~7.5左右。厭氧池具有一定的緩沖能力,正常運行時,進水ph值可略低于上述值。⑵溫度 采用中溫調試。大多數(shù)產甲烷菌的適宜溫度在中溫35~40℃之間,中溫條件下,產甲烷菌種類多,易培養(yǎng)馴化、活性高。應控制厭氧池溫度波動范圍一般1d不宜超過±2℃,避免溫度超過42℃。⑶堿度 合理的厭氧池堿度(以caco3計)范圍為2000~4000mg/l,⑷基質的碳、氮、磷比例及微量元素 厭氧處理要維持正常運行,廢水中必須含有足夠的細菌用以合成自身細胞物質的化合物。甲烷菌的主要營養(yǎng)物質為氮、磷、鉀和硫及其它必需的微量元素。厭氧池中營養(yǎng)物質比例一般取bod5:n:p=(200~300):5:1,而生物接觸氧化池和生物鐵微電解池中主要營養(yǎng)物質的比例一般取bod5:n:p=100:5:1。細菌所需要的微量元素非常少,但微量元素的缺乏能夠導致細菌活力下降,在調試階段應加適量的微量元素。厭氧池調試操作⑴將接種污泥投入?yún)捬醭?,用稀釋的廢水浸泡2d,調節(jié)厭氧池內ph值約在7.0~7.5之間。⑵向厭氧池注入生產廢水約1/3池容,再補充生活廢水至設計容量,調試初始應采用較低負荷,一般約為正常運行負荷的1/6~1/4,或取0.1~0.3kgcod/(m3·d)。⑶按約1/4設計處理量連續(xù)進水。廢水處理設計方案中厭氧池無回流泵,在調試階段,應安裝臨時回流泵,將厭氧池出水回流,以增加池內生物菌數(shù)量,以免污泥大量流失,回流比約1:4。生物接觸氧化池同期進行調試,為防止調試階段厭氧池高濃度廢水對生物接觸氧化池的沖擊,應控制從厭氧池流入生物接觸氧化池的廢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