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為鳶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的干燥根莖,又名烏扇、扁竹、烏蒲、鬼扇、蝴蝶花。具清熱解毒、祛痰利咽、活血消腫之功能,主產(chǎn)湖北、河南、江蘇、安徽等省,全國各省區(qū)均有分布。
(一)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50厘米~120厘米,根狀莖橫走,呈不規(guī)則結節(jié)狀,外皮鮮黃色。莖直立。葉2裂,嵌疊狀排列,劍形、扁平。傘房花序頂生,二歧分枝;花桔黃色,花被片6,2輪,散生暗紅色斑點,基部合生成短筒;雄蕊3,花絲紅色;雌蕊回,子房下位,花柱棒狀,頂端3淺裂。蒴果三角狀,倒卵形,成熟時室背開裂。種子多數(shù),近球形,黑色,具光澤?;ㄆ?~9月,果期8~10月。
(二)生長習性
射干適應性強,對環(huán)境要求不嚴。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氣候,耐干旱、耐寒,在氣溫一17 c地區(qū)可自然越冬,但需灌凍水及覆土。
種子容易發(fā)芽,但發(fā)芽率不高,15c~30c的變溫和層積處理有利于發(fā)芽率的提高。種子壽命為l~2年。
(三)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一般山坡荒地、平地均可種植,但以向陽、肥沃、疏松、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為佳。低洼積水地不宜種植。每 1000平方米施入農(nóng)家肥 3 000公斤,并加過磷酸鈣30公斤,耕翻、耙平,作成高20厘米、寬1.3米的畦。
2.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1)種子繁殖:9~10月,當蒴果枯黃并將開裂時,剪下果實,晾干打下種子,隨收隨播??扇霾セ驐l播,條播行距15厘米~20厘米,將種子均勻地撒在畦上或條溝內(nèi),覆土2厘米~3厘米。約20~30天即可出苗,如播種較晚,當年不出苗,翌年3月才能出苗,育苗地每1000平方米用種6公斤。至4~5月苗高6厘米~10厘米時,可移栽大田。移栽方法是,在整好的畦上,按株行距30厘米x 30厘米開穴,穴深5厘米~6厘米,每穴栽l~2株,填土壓實,澆水。也可春播,時間在3~4月,方法同秋播,但應注意秋收的種子需貯放在濕沙中,否則易失去發(fā)芽能力。
(2)分株繁殖:宜選擇2年生以上的實生苗或結合收獲同時進行,時間在秋季枯葉后和春季出苗前。先將老根莖挖出,選取無病者,按其自然生長形狀剪成3厘米~4厘米的根段,每段留2~3個根芽。在準備好的畦面上,按 30厘米 x 30厘米挖穴栽種,每穴放 l~2段根莖,注意芽頭向上,覆土壓實,澆水。如已有綠芽,應將芽頭露出地面。
3.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出苗后,應及時除草和松土,6~7月植株封壟后停止中耕,并適當培土于根部,以防倒伏。
(2)追肥:一般在封凍前或早春進行,肥種以人糞尿或草木灰為主、夏季和花期不宜施肥。移栽和分株繁殖的苗成活后可追施l~2次稀糞水,或雨后及時撤施尿素,每1000平方米20公斤。
(3)排灌:栽后應及時澆水,以利成活,以后據(jù)天氣干旱情況適當澆水。雨水過多時,應及時排除積水,以防爛根。
(4)摘蕾:除留種田外,宜在晴天,摘去花蕾,以促進地下根莖生長。
4.病蟲害防治
(1)銹病:秋季為害葉片??捎诎l(fā)病初期用 25%粉銹寧 2 000倍液噴霧防治。
(2)射干鉆心蟲:又名環(huán)斑蝕夜蛾,5月上旬幼蟲為害葉鞘,嫩心葉和莖基部??捎?50%磷按乳油 2 000倍液噴殺,或用 90%敵百蟲 800fa液噴霧防治。
此外,還有蠐螬、螻蛄等地下害蟲為害。
(四)采收與加工
栽后2~3年即可收獲。于秋季地上部枯萎至翌春未發(fā)芽前,選擇晴天挖取。地下根莖挖出后,洗凈泥土,剪去須根,曬干或烘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