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拐棗簡介
拐棗學名枳橘,屬陜南秦馬山區(qū)一大特產,適應環(huán)境能力較強,抗旱、耐寒、耐瘠薄土壤;喜陽光,多長在海拔1000m以下。定植后一般3-5年開花結果,10年左右進入盛果期,一般株產果梗20-30公斤,20年以后每株產150-200公斤,盛果期長,一般30-40年左右。拐棗具有極高的醫(yī)用價值,其果實、葉子、果梗、種子及根等均可入藥,它含有18種人體必須的氨基酸,還富含鐵、磷、鈣、銅、錳等微量元素和一些生物堿。其果梗還能釀酒、制酸、制糖的原料,可作香檳、汽酒、汽水等飲料,還可加工罐頭、密餞、果脯、果干等精美食品。
二、栽培技術
(一)育畝:拐棗栽培主要用種子繁殖。在11月成熟時收取種子;種皮紅褐色,一個果實含3粒種子。種皮革質,胚黃白色,不易吸收水分。于采后用濕沙層積法催芽,一層種子一層濕沙堆藏,50-60天即可出現胚根凸起,播整好苗床(小畦),點播或條播,4月初即可出苗。待苗長出3-5片真葉時間苗,留強去弱。苗期要經常澆水、施肥,促進生長。當秋冬季可長到70-100厘米;移栽到挖好坑內。其次也可用壓條和分根法繁殖,在春季將枝條拉下,割一三分之一的小口,壓于地下,保持濕潤,夏季可形成愈傷組織、生根,冬季或翌年春天可移栽。
(二)選地整地:拐棗適應性較強,喜生于向陽、濕潤、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環(huán)境,ph值中性。種植前選好宜林場所后,先挖好深寬各60cm的坑,坡地可挖成魚鱗坑,防止水土流失??佣嗍┤朕r家肥或枯枝落葉,以供栽樹之用。
(三)栽后管理:拐棗幼苗生長緩慢,要加強幼樹的管理。一般5—6年才開始掛果。每年春夏雜草生長時要松土除草,干旱時及時澆水。春季3月,夏季6月,冬季11月施三次肥料,促進生長。按現代矮化拉枝技術,可以擔前到3—4年掛果。栽后第二年,小樹長到1—1.5米時把主桿拉彎;讓其分生二級枝條,再用同法拉技,在第三級和四級枝條上即可開花結果,并且樹枝向四面展開,達到早結果,多結果,提高經濟收入。
三、病蟲害防治
拐棗的生活力比較強,抗病性能好,樹苗期常見有葉枯病和蚜蟲。葉枯病在發(fā)病前和發(fā)病初用1:1:400的波爾多液防治。蚜蟲危害嫩芽,用40%樂果2000倍水溶液噴灑,即可以得滿意的防治效果。 四、收獲加工和出售 果實未成熟好,果梗含有較多單寧酸;味澀酸難食。在冬季11月霜降后經過幾次霜凍,果梗變?yōu)榧t褐時采摘。剪下果枝,儲于陰涼處,后熟7—10天。即可鮮品出售,也可陰干壓汁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