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繁殖是家庭養(yǎng)花中最常用的繁殖方法,用播種方法獲得的幼苗叫實生苗。其優(yōu)點是生長勢強、根系發(fā)達、壽命較長等。但也有不足之處,幼苗常具有變異性,原有親本的優(yōu)良觀賞特性往往保持時間不長;對多年生花卉來說,由于受階段發(fā)育的影響,營養(yǎng)生長期比較長,開花結(jié)實比較晚,特別是木本花卉更加突出。
秋播的草花種類很多:首先是溫室花卉和一些木本花卉,如瓜葉菊、仙客來、大巖桐、金蓮花、荷包花、南天竹、紫薇、丁香等,以及采收后種子容易喪失發(fā)芽力的非洲菊、飛燕草、櫻草類、秋海棠類等花卉都適宜進行秋播。其次是牡丹、芍藥、郁金香、小蒼蘭、風信子等球根花卉,適宜在仲秋季節(jié)栽種,盆栽的可以放在3~5℃的低溫室內(nèi)越冬,使其接受低溫鍛煉,以便有利于翌年開花。另外,還有在4~5月開花的三色堇、金盞菊、桂竹香、矮一串紅、雛菊、虞美人、矢車菊、福祿考、紫羅蘭、矮牽牛等,這些草花均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種為宜。
播種繁殖成敗的關(guān)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種子的生命力,它決定了播種后發(fā)芽率的多少和發(fā)芽勢的強弱。
1.種子的采收與貯藏優(yōu)良種子是花卉栽培成功的重要保證。在采收種子的時候,要注意采集發(fā)育充實、粒大飽滿、生命力強、品種純正、形狀良好、無病蟲害的新鮮種子。種子的采收與貯藏要做到“及時采種,妥善貯藏”。對于大多
數(shù)的花卉種子,必須等到子粒充分成熟后才能采收,但要注意有的花卉種子不能太成熟;對于少數(shù)容易爆裂飛散的種子,如牽?;ā⑽闹竦?或容易被水流沖走的睡蓮種子,可在種子即將成熟時套上紗袋,等到種子成熟后落入袋內(nèi)。在同一株上,應(yīng)選擇早開花所結(jié)的種子,其中以生在主干或主枝上的種子為好。盛花期后的晚開花朵以及柔弱側(cè)枝上花朵所結(jié)的種子,一般不宜留作種子用。盆栽草花,如半支蓮、蔦
蘿、桔梗、芍藥、一串紅等,以及部分木本花卉,如玉蘭、紫荊、紫藤、臘梅、金銀花等的種子均在秋季成熟,要隨熟隨收。采收后及時曬干,脫粒,清除雜物后,選出子粒飽滿、粒形整齊、
無病蟲害并有本品種特征的種子,放在通風、陰暗、干燥、低溫(一般為1~4℃,即家用冰箱即可)的地方貯藏。一般種子可以裝在用紗布縫制的布袋內(nèi),掛在室內(nèi)通風低溫處。但切忌將種子裝入封嚴的塑料袋內(nèi)貯藏,以免因為缺少氧氣而窒
息,從而降低或喪失發(fā)芽能力。對于一些種皮較厚的種子,如牡丹、芍藥、臘梅、玉蘭、廣玉蘭、含笑、五針松等種子采收后宜用濕沙土埋好,進行層積沙藏(即在貯藏室或家用地下室的地面上先鋪一層厚約10厘米河沙,再鋪一層種子,如此
反復(fù)鋪3~5層,種子和濕河沙的重量比為1∶3,沙土含水量為15%,室溫為0~5℃),以利翌年發(fā)芽,播種前1個月取出。此外,睡蓮等的種子必須泡在水中貯存,水溫保持在5℃左右為宜。對一些發(fā)芽困難的種子,播種前可采取水浸催芽、草木灰拌種、挫傷種皮處理。
家庭貯藏花卉種子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把采收下的種子在通風環(huán)境下晾曬干,注意不要放在強光下暴曬。找一個容器如玻璃瓶、塑料瓶、瓦罐、鋁盒等,把種子放入,種子放得越滿越好,也就是要讓容器盡量不留空氣,然后把容器密封,再把容器放在陰涼處,以0~5℃恒溫保存最為理想。在這種干燥、含空氣少和低溫的條件下,種子能存放較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