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害癥狀
(1)草莓炭疽?。褐饕:橘肭o,從草莓莖基部發(fā)出的幼嫩匍匐莖近地表處,初現(xiàn)水漬狀或紅色近圓形小斑點,而后發(fā)展為圓形或者橢圓形紅褐至黑褐色病斑,病斑中間凹陷,其上產(chǎn)生土黃色粘稠物,后期產(chǎn)生黑色小點及病菌的分生孢子盤和分生孢子。潮濕時病斑向兩頭擴展,病斑中間呈褐色,收縮變細,發(fā)病嚴重的匍匐莖全部變黑腐爛。
(2)草莓根腐病:主要侵染根、根莖和莖基部。初呈水漬狀,后根莖和根部,特別是細根和毛細根均由下而上產(chǎn)生淡褐色至黑褐色病變,嚴重時黑褐色的細根變軟腐爛脫落,致地上部逐漸枯萎。一般在高溫時葉片青而萎蔫,早晚恢復(fù),數(shù)日后植株枯萎,縱剖可見莖基、根莖或根部維管束變?yōu)樯詈稚?,后根和莖基腐爛,不長新根。重病地致草莓育苗圃出現(xiàn)只留老母株而無新苗的成片禿頂發(fā)病中心地塊,輕病地在田間出現(xiàn)零星或發(fā)病面積小的矮化病株。
2.傳播和發(fā)病條件
草莓根部病害是由腐霉菌、鐮刀菌和絲核菌引起的,草莓炭疽病是由刺盤孢菌引起的,都為真菌性病害。這兩種病的發(fā)生原因如下:
(1)由氣候條件、溫濕度變化引起的。草莓育苗擴繁在5月中下旬,長期遇陰雨(或多霧)天氣,5月底至6月中旬突然升溫,高達32℃-36℃, 6月中旬突下大雨,在這種前期長期低溫而后期高溫高濕的條件下,極易造成草莓病害的病菌入侵和繁衍,促使病害大發(fā)生,所以我省今年草莓產(chǎn)區(qū)病害發(fā)生普遍,蔓延迅猛,危害嚴重;
(2)連作地病重,新地病較輕,與土壤中病殘含菌量積累增多有關(guān);
(3)與田間管理水平有關(guān),整地不平,澆水偏多,低洼地,雜草叢生地塊發(fā)病重。
3、防治方法
(1)育苗圃。首先要劃鋤。育苗圃先進行劃鋤,清除病殘、雜草,減少病原,降低病情;其次用藥劑防治:①灌根:在劃鋤的基礎(chǔ)上,每畝可用77% 多寧可濕性粉劑0.8公斤加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0.65公斤混勻后加在噴霧器內(nèi)對適量水放在地頭,擰去噴頭在田間澆小水時進行滴灌,7-10天一次,連用1-2次;②噴霧:地上部用0.1%s-誘抗素水劑(福施壯)2000倍液加10%脂肪酸水劑500倍液(或加33.5%喹啉銅懸浮劑(凈果精) 800倍液)加60%唑醚·代森聯(lián)(百泰)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加沃家福800倍液進行噴霧,此法可兼治草莓細菌性病害,5-7天一次,連用2-3次。
(2)生產(chǎn)地。于9月份開始草莓定植時,先在穴土內(nèi)放入小苗,埋土前可用多寧600倍液(25克)加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15克)與噴霧器內(nèi)的30斤水混勻后進行灌根(方法:擰去噴頭后邊打氣邊灌根,1斤藥水可灌7-8棵苗,灌藥水后再封埋穴土,這樣可使苗根直接吸收藥水)。返苗后噴霧方法同育苗圃噴霧。
(3)在第二年春天5月份育苗前,先處理苗圃土壤,每畝可用77%多寧0.8公斤加70%甲基托布津0.65公斤,混勻后再加干凈細干土30公斤拌勻,均勻撒施在已施好肥做好畦的表土上,耙勻后進行栽植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