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被稱為“中國茶都”,坐在杭州就如同坐在一個茶館里,因為在杭州處處能聞到茶的清香、看到茶館的蹤影。杭州茶館初現(xiàn)在唐中葉,熱起則是在南宋定都臨安后,城市文化興盛,杭州的茶館數(shù)不勝數(shù)。明嘉靖年間記錄當(dāng)時杭州大小茶館八百余座,現(xiàn)在杭州大小茶館也不下千家。無怪乎有人將杭州的“杭”字戲解為——草木之旁大樹之下有一張桌子,上面一點,就是那把令人不忍割舍的“茶壺”。壺中日月長,杭州人把茶館當(dāng)作第二個家。所以在杭州,無論你是達(dá)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都有適合的去處。
西湖早茶:喝的是歲月溫情
杭州的早茶被稱為“一元早茶”,這與廣州的早茶定然是大相徑庭的。清晨到西湖邊上,自帶茶葉、茶杯,放下一元錢,便得一壺開水,在清晨的湖光山色中,飲一杯清茶,打打太極、下盤象棋,與三五街坊說說家長里短。“一元早茶”的開放時間一般是清晨的六點到九點間,所以現(xiàn)在大部分是老年人的專場了,很多老人四、五點就起來晨練,累了就到早茶鋪里喝一杯茶,這一喝常常就是一二十年。杭州老人的地緣文化觀念濃厚,重視街坊鄰里的情感維系。對這些老人們來說,茶友就是老鄰居,鄰居間互相照顧。這種“照顧”不單是飲食起居,更重要的是隔三差五的談心交流。這早茶喝的已不僅僅是茶,更是是歲月的溫情。
西湖早茶早先在西湖東岸的湖濱一帶,如今主要往西湖南岸延伸,從長橋、花港、太子灣到虎跑、六和塔都有早茶攤點;北線則有植物園、玉泉等;西湖東南有伍公山、吳山、鳳凰山等。因為早茶的利潤低,很多商家曾經(jīng)取消過早茶的服務(wù)。這一取消不僅割斷了老茶客門的情感鎖鏈,還可能讓一個茶都的文化符號漸逝。經(jīng)媒體的報道后引起了政府的重視,現(xiàn)在很多茶館又恢復(fù)了早茶的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