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在古代是濮人的一支,是云南省最早種茶的民族之一,有“古老茶農(nóng)”之稱。千百年來,布朗族一直保留著種茶飲茶的傳統(tǒng)習俗,他們每遷徙到一個地方,一般都會在那里種下茶樹,開始新的生活。因此,有布朗族寨子或曾經(jīng)有過布朗族寨子的地方,其附近幾乎都有古茶樹。
思茅、西雙版納的布朗族人民在長期的社會歷史進程中,沿襲著吃酸茶的習俗,是古樸而有趣的。布朗族吃酸茶,稱之為"敏宋"。他們吃酸茶時,將酸茶從竹筒中取出即食,不需用開水沏泡。吃酸茶一般都在早、晚的時間,至今仍然保持著特有的原始的吃酸茶的習俗。吃時,首先婦女燒起簧火,'將簧火映紅布朗族居住竹樓客廳,男女老少,圍著簧火,坐在木、竹凳上,他們邊吸煙、邊閑談、邊將這竹筒互相傳遞,先傳給老人,老人又將竹筒傳遞給客人,這個竹筒里裝的就是酸茶,是布朗群眾愛吃的食品。他們根據(jù)各自的需要,自己動手,將酸茶從竹筒中取出,而后放人口中嚼細、咽下。這古樸而有趣的酸茶具有解渴,提神,化脂消積,醒酒,健身等功能。每次吃酸茶多少為宜?每次可吃酸茶2一5克,也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而食用。酸茶早吃,一天威風;午吃,勞動輕松;晚吃,賽過仙翁。
饋贈酸茶是布朗族人民最貴重的禮物,是饋贈親朋好友的厚禮。這種以茶傳情,以茶會友形式,是茶鄉(xiāng)布朗族人民的傳統(tǒng)美德。男女青年訂婚、辦喜事、建新房、老人祝壽等,客人來了,都要敬給酸茶或沏泡一杯香茗給客人品飲。無茶不成親,按布朗族的風俗習慣,在姑娘出嫁時,要帶上茶葉到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