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國際海運費大漲開始,集裝箱短缺已成為人盡皆知的事情了。在船公司無法提供集裝箱的情況下,發(fā)貨人能自備集裝箱嗎?接下來,將為您詳細解答。
什么是自有箱或自備箱?soc和coc又是什么?
在海運集裝箱運輸中,無論整箱貨(fcl)還是拼箱貨(lcl),箱子(貨柜)一般都是由承運人(即船公司)提供的。船公司的箱子(貨柜)不斷往返,重復使用。集裝箱(container)是船公司資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貨主,托運人,或發(fā)貨人(shipper)也可以不使用船公司的集裝箱,而是自行購買或自行租賃集裝箱。這種情況,就叫自有箱或自備箱,英文全稱shipper's own container,簡稱soc。與之對應的是coc,即carrier's own container,承運人集裝箱。
貨主,托運人,或發(fā)貨人自備箱子,在操作上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不過,有的船公司可能不接受自備箱。當然,接受自備箱的船公司,也會對集裝箱有要求,比如必須符合海上集裝箱運輸?shù)南嚓P標準和規(guī)范。
一般來說,自備箱海運費會低一些,或船公司會少收一些海運費,因為沒有使用船公司的箱子,對船公司來說少了用箱費。其實,用箱費都是包含在海運費當中的,只有超出一定的期限,比如開船前提前10天就提走箱子(通常是7天以內免費),或者到港后超過14天還沒有歸還箱子給船公司(通常是14天以內免費),就會收取額外的壓箱費/滯箱費/用箱費。
對于出口來說,如果貨主,托運人,或發(fā)貨人自備箱子,箱子到了目的港客戶手中后,有可能把箱子直接賣給客戶,或者“送”給客戶,也有可能再裝進口貨運回國內貨主、托運人或發(fā)貨人手中。
如果再運回國內時無貨可裝,空箱運回,這樣的話,回程的費用就是純粹的成本支出,這筆費用和出口時的運費加起來,soc自備箱所付出的總成本就會高于直接使用船公司箱子的總成本,所以一般不會這樣使用soc自有箱,除非soc箱是船公司沒有的特種箱,不得不使用自備箱,客戶又不需要箱子,箱子價值又比較高,不得不空箱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