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內(nèi)部有“和尼”、“布都”、“碧約”、“多卡”、“愛尼”等不同的自稱,主要居住于云南省的紅河地區(qū),以及普洱、瀾滄等縣。喝土鍋茶是哈尼族的嗜好,這是一種古老而簡便的飲茶方式。
哈尼族居住地區(qū),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終年云霧繚繞,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種茶歷史悠久,是普洱茶的重要產(chǎn)區(qū),也是云南茶葉主要產(chǎn)地。西雙版納州的勐海增糯山,還生長有樹齡在800年以上的人工栽培大茶樹。說起哈尼族發(fā)現(xiàn)茶和種植茶,以及喝土鍋茶,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說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勇敢而憨厚的哈尼族小伙子,在深山里獵到一頭兇豹,用大鍋煮好后,分給全村男女老幼分享。大家一邊吃豹肉,一邊高興地跳起舞。如此通宵達旦,跳了一晚,頓覺口干舌燥。為此,小伙子又請大家喝鍋中煮沸的開水,正當這時,一陣大風吹過,旁邊一株大樹上的葉片紛紛落人鍋中,大家喝了鍋里的開水,深感這種開水苦中有甜,還帶有清香,非常爽口,自此,哈尼族就稱這種樹葉為“老拔”,即漢族里的“茶”,并開始種茶樹,喝土鍋茶也就由此開始,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哈尼族土鍋茶,哈尼語“繪蘭老潑”。煮土鍋茶的方法比較簡單,一般凡有客人進門,主婦先用土鍋(或瓦壺)將水燒開,隨即在沸水中加入適量茶葉,待鍋中茶水再次煮沸3-5分鐘后,將茶水傾人用竹制的茶盅內(nèi),一一敬奉給客人。平日,哈尼族同胞也喜歡在勞動之余,一家人喝茶敘家常,以享天倫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