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片的茶多總糖含量與茶葉本身的香氣物質混合,易出棗香。普洱茶中,所謂的”棗香熟磚”,里面即含有大量的黃片拼配,否則就達不到這個味。普洱茶拼配工藝中,黃片實為拼配重要的物質之一
黃片,史稱“金玉天”,實為茶葉粗老葉。
阮福在《普洱茶記》一文中記錄:“將揉時,預擇其內而不卷者,名金玉天。”
金、玉均為古時乃至今日之貴重之物,可知其意并非貶義。
也由此可知,黃片是當時乃至今日受綠茶的外形審美觀為主導的影響,由于“揉時不卷”,致外形不佳而擇出。
計劃經濟時期,黃片被定為級外茶,價格極其低廉,茶農不愿交付,普遍自己飲用。
黃片,由于茶葉過于粗老,致其多酚類物質含量低于級內茶,故品飲感受上普遍偏淡。
但由于茶葉粗老,致其茶多總糖含量普遍又高于6級以上級別茶。
同時黃片的茶多總糖含量與茶葉本身的香氣物質混合,易出棗香。普洱茶中,所謂的”棗香熟磚”,里面即含有大量的黃片拼配,否則就達不到這個味。
普洱茶拼配工藝中,黃片實為拼配重要的物質之一。
題外話:至于有人說黃片含氟超標,不能飲用,實為誤傳。所謂的含氟超標實為外力所致,土壤中含氟,或是農藥化肥之因素導致。否則,茶山茶農長期飲用黃片,那不是滿山都是畸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