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走茶就涼,是自然規(guī)律;人沒走,茶就涼,是世態(tài)炎涼;人走了,茶不涼,是人生境界。一杯茶,佛門看到的是禪,道家看到的是氣,儒家看到的是禮,商家看到的是利。茶說:我就是一杯水,給予的只是你的想像,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心即茶,茶即心!
茶就像人生,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香如愛情;第三道茶淡若清風。三道茶寄寓著許多人生哲理,也代表了三種人生境界。人生經(jīng)過三道茶的歷練,才能達到“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
茶葉須幾經(jīng)翻騰、輾轉,才能在水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才有塵埃落定般恬靜自若。而泡茶品茶的你,歷練了如茶葉般上下沉浮之后,亦如一杯茶。茶如明鏡,鏡子里面是茶水,亦是人的心思。大有“明鏡亦非臺,何處惹塵埃”的境界。
人生如茶,苦極回甜。溫水泡不出好茶葉,溫室養(yǎng)不出好兒女。茶的品質(zhì)再好,水溫不夠也不出香味。人生,只有像茶葉一樣,在滾水中反復折騰、浸泡,才能把內(nèi)在的潛質(zhì)逼出來,為自己創(chuàng)造出長久穩(wěn)定的幸福。每一次創(chuàng)傷都是一種成熟;每一種成熟,都是幸福的預兆。
浮生若茶,甘苦一念。茶,甜藏于苦中,苦醞釀著甜,人生如是。是苦是甜,自己知道,卻也未必知道。你知道的,只是當下的感受,卻未必看得見下一刻的轉變。人生若茶,生活似水,水能讓茶由苦變甜,生活磨礪使人超越苦難而嘗到幸福的甜蜜。不經(jīng)苦,何來甜。一念苦,一念甜,轉個念就是希望。
人該如好木、好茶。歲月會讓珍貴的質(zhì)地更有分量,以內(nèi)在、密度、硬度、特質(zhì),對抗外界流動及喧囂。憑著天生樣貌和身材,以年輕取勝,并不是高級的優(yōu)美。被生活錘煉過,充滿內(nèi)心歷史,最終心定意平。這才有了人的品質(zhì)。
有些人,似荷,只能遠觀;有些人,如茶,可以咀嚼;有些人,像風,不必在意;有些人,是樹,值得依靠。我們要不拘一格,任何人都不是你的復制與想像,不必用自己的需求,要他人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每人都有喜歡的生活,沒人是你的全集。時光,濃淡相宜;人心,遠近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