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干旱脅迫能否誘導新疆野蘋果和平邑甜茶發(fā)生細胞程序性死亡.[方法]采用20%聚乙二醇(peg6000)模擬干旱處理蘋果屬植物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pamp reld.)和新疆野蘋果(m. sieversii (ledeb) roem.).[結果]nbt染色結果表明,平邑甜茶葉片在處理1 d后開始有染色斑出現(xiàn),4 d后葉片幾乎被全部染色;新疆野蘋果葉片在處理3 d后開始有染色斑出現(xiàn),7 d后葉片幾乎被全部染色.葉片萎蔫情況觀察可以看出:平邑甜茶在處理3 d后開始萎蔫, 4 d后葉片干枯、整個植株死亡;新疆野蘋果在處理6 d后開始萎蔫,7 d后整個植株死亡.兩個蘋果種的葉片相對電導率隨處理時間的延長逐漸上升;平邑甜茶在處理3.5 d后相對電導率增幅明顯加大,而新疆野蘋果在處理6 d后才明顯增大.平邑甜茶在處理后dna和rna含量就開始明顯下降,而新疆野蘋果下降速度緩慢.[結論]0.1% nbt染色、相對電導率測定、dna含量和rna含量測定等生理生化指標不僅可以作為鑒定蘋果屬植物在水分脅迫條件下發(fā)生細胞程序性死亡的指標,而且可以作為衡量蘋果屬植物抗旱性及衰老的參考指標.完成機構:[1]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 [2]濰坊學院生物工程學院,濰坊26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