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陜西扶風(fēng)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唐代系列茶具之一。根據(jù)同時出土的《物帳碑》載:茶槽子、碾子、茶羅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兩,以及從茶羅子、碾子、軸等本身鏨文看,這些飲茶器具成于唐懿宗咸通九年至十二年。同時,銀匙、長勺、茶羅子上還都有器成后用硬物刻劃的五哥兩字。史料表明,五哥乃是唐僖宗小時的愛稱。茶羅顯然是唐僖宗所供奉。唐時飲茶,須先將餅茶炙、碾、羅后,方可煎茶飲用,茶羅乃是篩分茶tieguanyin葉細(xì)末用的器具。
該茶羅呈長方形,通體高95厘米,長13.4厘米,寬8.4厘米。由蓋、羅、屈、羅架和器座組成。鈑金成型,紋飾涂金。蓋頂長方直沿,與羅架框子母口開合。蓋面鏨有首尾相對的兩體飛天,翔游于流云間。羅架框架為上下雙層,上層置羅篩),端有方口置屈屜或合)。整個茶羅子,無論是做工,還臺灣茶是結(jié)構(gòu)、質(zhì)地,都呈現(xiàn)出豪華氣派,不同凡響。它既顯示了唐代飲茶之風(fēng)的盛行,也說明了茶在古代上層社會,乃至皇宮貴族中的地位與作用。
鎏金仙人駕鶴紋壺門座銀茶羅,現(xiàn)藏于陜西扶風(fēng)法門寺博物館,可算是迄今為止,世界最早、最貴重的茶具稀世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