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和“悶”是普洱茶的兩種沖泡技藝。
看茶選擇“透”和“悶”
“透”指沖泡中,不加“蓋”快速降溫,使茶香自然而緩慢揮發(fā);“悶”是沖泡過程中,加“蓋”,通過保持相對溫度,發(fā)展茶品香氣。沖泡普洱茶時,如何掌握“透”和“悶”技法,應(yīng)視普洱茶的原料嫩度狀況而定。一般來說,嫩茶以透為主,多透少悶;粗老茶的茶以悶為主,多悶少透。
幼嫩的芽葉容易“悶熟”,過“悶”會使香氣不易顯露,水味重,故浸泡時應(yīng)多透少悶;粗老原料,細胞壁質(zhì)地厚實硬脆,“粗老味”重,以高溫和透悶結(jié)合的浸泡方式,能獲得甘而醇的品質(zhì)風(fēng)格。高溫悶泡,逼出“粗老氣”,透則釋放“粗老味”,勿使其存留茶葉之中,使茶葉滋味甘醇和不滯鈍。
看壺選擇“透”和“悶”
普洱茶的沖泡技法的“透”和“悶”也是選擇茶具時應(yīng)注意的,茶具的透氣性強弱,散熱性的好壞對茶味也影響很大。透氣性好、散熱快的茶具適宜沖泡沏娕度較高的普洱茶;反之,質(zhì)地厚實、壁厚、密度大,散熱慢、容水多的茶具如紫砂厚壁壺、瓷器、石器、容水量多的大壺)適宜沖泡原料較粗老的普洱茶。
看味選擇“透”和“悶”
除了根據(jù)對茶葉老嫩的判斷以及茶具的情況選擇透和悶之外,還有一點要注意:透悶結(jié)合。
我們在沖泡過程種,不能拘泥刻板地于一種手法,比如一悶到底或者一透到底,必須通過所泡茶葉沒一道次的口感滋味隨時調(diào)整,因為任何人不可能做到每一泡都能恰到好處地尋到最佳出水點,畢竟有水溫和沖泡時間兩個變量,即使茶葉老嫩程度恒定,茶具選好,還必須通過透和悶的結(jié)合,力求讓每一泡茶湯盡盡善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