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
拼音:cha ju
英文1. tea set 2. tea service 3. tea-things
茶具,古代亦稱茶器或茗器?!辈杈摺币辉~最早在漢代已出現(xiàn)。據(jù)西漢辭賦家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這是我國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詞在唐詩里初處可見,諸如唐詩人陸龜蒙《零陵總記》說:”客至不限匝數(shù),競日執(zhí)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興憶楊同州詩》”此處置繩床,旁邊洗茶器。”唐代文學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詩》有”蕭疏桂影移茶具”之語,宋、元、明幾個朝代,”茶具”一詞在各種書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禮志》載:”皇帝御紫哀殿,六參官起居北使......是日賜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將”茶器”作為賜品,可見宋代”茶具”十分名貴,北宋畫家文同有”惟攜茶具賞幽絕”的詩句。南宋詩人翁卷寫有”一軸黃庭看不厭,詩囊茶器每隨身?!钡拿洌嫾彝趺帷洞凳挸鰨{圖詩》有”酒壺茶具船上頭?!泵鞒跆柗Q”吳中四杰”的畫家徐責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對飲時,他趁興寫道:”茶器晚猶設,歌壺醒不敲。”不難看出,無論是唐宋詩人,還是元明畫家,他們筆下經(jīng)??梢宰x到”茶具”詩句。說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茶具按其狹義的范圍是指茶杯、茶壺、茶碗、茶盞、茶碟、茶盤等飲茶用具。我國的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yōu)美,除實用價值外,也有頗高的藝術價值,因而馳名中外,為歷代茶愛好者青睞。由于制作材料和產(chǎn)地不同而分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屬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幾大類。
茶具的分類
金屬用具是指由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料制作而成的器具。它是我國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 早在公元前18世紀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之前的1500年間,青銅器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先人用青銅制作盤、盛水,制作爵、尊盛酒,這些青銅器皿自然也可用來盛茶。
自秦漢至六朝,茶葉作為飲料已漸成風尚,茶具也逐漸從與其它飲具共享中分離出來。大約到南北朝時,我國出現(xiàn)了包括飲茶器皿在內的金銀器具。到隋唐時,金銀器具的制作達到高峰。
本世紀80年代中期,陜西扶風法門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謂是金屬茶具中罕見的稀世珍寶。但從宋代開始,古人對金屬茶具褒貶不一。元代以后,特別是從明代開始, 隨著茶類的創(chuàng)新,飲茶方法的改變,以及陶瓷茶具的興起,才使包括銀質器具在內的金屬茶具逐漸消失,尤其是用錫、鐵、鉛等金屬制作的茶具,用它們來煮水泡茶,被認為會使”茶味走樣”,以致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屬制成貯茶器具,如錫瓶、錫罐等,卻屢見不鮮。這是因為金屬貯茶器具的密閉性要比紙、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較好的防潮、避旋旋光性能,這樣更有利于散茶的保藏。因此,用錫制作的貯茶器具,至今仍流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