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普洱茶以非凡的氣勢強勢復興和崛起,不但整合了云茶資源還從整體上提升了云茶價值,讓云茶找到了根與魂,迎來了屬于白己的芳華。“2017年中國茶葉區(qū)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榜單中,普洱茶以60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居第一,并以20,10的品牌強度乘數(shù)遙遙領先其他茶類。經(jīng)過漫長的歷史積淀和十多年的快速發(fā)展,普洱茶終于以王者氣勢,登上了中國茶葉品牌榜的首席。
對普洱茶以至整個云茶來說,這天來得有些晚。云茶的歷史很悠長長得比所有茶都長,長得地老天荒,但由于地處邊疆遠離中原主流文化圏的緣故,盡管云南是世界茶樹的起源地,包括普洱茶在內(nèi)的的云南茶一直以來并不怎么受待見,普洱茶確立白己的名號花費了相當漫長的時光。
唐朝時期,茶文化開始在中原大地蓬勃發(fā)展,茶圣陸羽揮毫寫就了世界上第一本茶書《茶經(jīng)》,卻對茶樹發(fā)源地云南只字未提,僅句“南方之嘉木也”而過。其中固然有當時云南并不在唐朝版圖內(nèi)的因素,但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那時的云南茶幾無影響力。
比陸羽稍晚的樊綽,在咸通三年(862年)撰寫的《蠻書》中寫道: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就是這條幾乎被樊綽一筆帶過的史料,對云南茶來說已是極其珍貴,因為這是有據(jù)可考的對云南茶最早、最詳細的文字記錄。
從有限且零辭的文獻記載來看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普洱茶乃至云南茶就是粗枝大葉,入不了中原王朝的法眼。宋宋朝時茶文化被玩到了極致,文人暗茶,百姓也愛茶。正如王安石所說的:“茶之為民用等于米、鹽,不可一日以無。”從達官顯貴到宋徽宗趙佶,都給紛提筆寫茶書。但無論是宋代的茶書還是宮方史籍,幾乎都難覓云南茶的芳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