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的好季節(jié),園林人也迎來了種樹養(yǎng)樹的好季節(jié)。春季新載樹木時,栽植深度、澆水過多或過少,施肥、修剪等都嚴重影響到樹木的成活率。及時注意修剪,以便提高成活率,并且有利于后期的整形工作。
俗話說:一天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園林人也迎來了種樹養(yǎng)樹的好季節(jié)。在這個合適的時間,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樹木移植的成活率,是大家最關注的話題。春季植樹,這幾個坑,千萬要避開!
一、種植過深
在春季植樹的過程中,因為怕樹會被風吹倒便將樹栽得深深的現(xiàn)象并不在少數(shù),卻不知這樣做反而卻極易導致樹木悶芽,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樹木一旦栽植過深,地溫就較低,會影響到樹木發(fā)芽,且不易噴發(fā)新根。那么栽植深度多少為宜呢?經(jīng)總結(jié),裸根樹木栽植時可高于苗木原土痕3-5cm,帶土球的則應和土球上表皮平齊或略高出土球2cm左右。為了減少澆水后的沉降,避免栽植后樹木下沉過多,回填栽植土時應進行分層回填,而且每層都應用腳踏實。
二、澆水過少或過多
俗話說“苗死苗活在于水”,春季是樹木發(fā)育的旺盛時期,需水量較大。在這個時期一般都需要灌水,灌水次數(shù)應根據(jù)樹種和氣候條件決定,切記過于勤快。須知,澆水量過大,會使土壤中的含氧量降低,根系的呼吸會受到影響,加之厭氧菌的繁衍,必然致樹根腐爛。正確的方法是,栽植后馬上澆足澆透頭水,一周過后澆二水,再過10天澆三水,此后根據(jù)土壤和氣候條件適時補水。另外,地勢低洼處,平時要防止積水,雨季做好防澇工作。
三、過量施肥
有別于大田作物,園林樹木生長的土壤往往不盡如人意,因此園林苗木施肥更應盡快走出誤區(qū),走向科學施肥的軌道。樹木新栽植后,充足的肥料可以及時供給給樹木長枝長葉所需的養(yǎng)分,但在實際工作中,因施肥過量而造成樹木燒死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那么,新栽樹木應施多少肥料才合適呢?牲畜糞便(純凈肥)可按1立方米土施用10-15kg,腐葉肥可按1立方米土施用20kg的標準來作為參考用量。需要注意的是,肥料一定要和栽植土充分拌勻,切不可直接施用于穴底;另外,未經(jīng)腐熟發(fā)酵的肥料不可直接施用,以免燒壞根系。
四、不注意修剪
一般情況下,樹木在栽植時都要進行修剪,特別是落葉喬木。合理的修剪可以有效提高成活率,同時也利于后期的整形工作。修剪時,要視樹木自身情況,短截和疏剪相結(jié)合,在保證成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一些枝條。另外,尤其要注意,避免因修剪不到位而給樹木帶來傷害。諺語“寧讓樹受傷,不讓樹扛槍”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所謂的“扛槍”指的是樹木疏剪時留下的“樁”和“橛”,因此,在給新栽樹木修剪時一定要干凈利索,務必齊根剪掉。并不是所有的樹種都是齊根剪的,像是失水快的楓樹科以及廣玉蘭等還是要留1到2厘米的樁。
關于盆栽花卉的修剪,比如月季、石榴、扶桑、茉莉等為當年生枝條開花,此類花卉可進行重剪促使多抽枝。而像迎春、梅花、杜鵑、碧桃等在二年生枝條上開花的植物,這種類型的植物多在入冬時或者花謝后再進行修枝促發(fā)新梢,而早春發(fā)芽前不宜再整枝以免影響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