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從古至今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不管是尋常百姓還是文人雅士,無一不是追而捧之,賦詩千萬。
其中廣為流傳的便是唐代高僧趙樸初的——“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一句“吃茶去!”端的是茶禪一味,無盡煩惱事盡在吃茶去。
獨飲,是一種境界。偶爾偷得浮生半日閑,擇靜處,圍坐案旁,閑煮清茶。清風(fēng)明月來相伴,且我共盡一杯茶。
但若一直獨飲,有時候卻也會失去很多樂趣。若能效仿古代文人墨客,邀得三五摯友尋一山明水秀之地,覓一雅室,置一茶席,焚香聽琴,互為交流豈不更是快哉?
此時言語無需多,默契自在心中。
烹上泉中水,采下山中茶。石爐敲火,魚眼輕沸,綠塵飛處翠濤起,淺斟新煎茶。手執(zhí)清茶一盞,香氣裊裊,且飲,且談。不問人間瑣事,只道香茗入懷。琴棋書畫詩酒茶花,自是一派風(fēng)流。
品盡世間好茶,談盡茶聞逸事。談至興起,撫掌不已,人生在世所求也不過是一個高山流水遇知音。
一席結(jié)束,悵然若失,幸好曲終人不散。他日我若得好茶,必當(dāng)一盞酬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