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方法:
繁殖以扦插為主,可于6—7月花后剪取成熟的枝條,長20厘米,插于沙床或噴霧插床,在21—27℃溫度下,1個月后可生根。溫度過低,生根慢,成活率低。如用吲哚丁酸或萘乙酸處理,有促進生根的作用,濃度一般100—200毫克/升,處理時間10—20秒鐘。
盆栽三角花:
三角花系喜溫好光的陽性植物,適宜在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中生長。因此,在管理上應確保溫光充足,科學施肥供水,合理修剪整枝,保持優(yōu)美株形。深秋以后,要將三角花移入室內養(yǎng)護,使室溫保持在10℃以上,并要經常有散光照射。春暖后置于室外,使其充分享受陽光。切忌放在蔭蔽環(huán)境下。盆土要保持疏松,以提高供肥供水能力。春秋要勤追肥,一般10~15天追一次稀薄的氮、磷、鉀復合液肥,或腐熟的餅肥。肥料要少量多次,絕不能增加濃度。開花前夕增施磷肥,炎夏和冬季要停止施肥。春秋一般一天澆1次水,夏天一天澆2次水。冬季少澆水,使盆土稍干燥。早春換盆時,要剪去老根、多余的側根、須根、過密枝、弱枝和病蟲枝?;ê蠹羧ミ^長枝、徒長枝、內膛枝和枯枝。短截長枝條,使基部長度保留30厘米左右。高齡老樹要重剪,每枝只保留2~3個花芽。
地栽三角花:
三角花露地栽培,往往枝繁葉茂,但開花少,甚至不開花,這是因為露地栽培的三角花,營養(yǎng)生長過剩,從而限制了生殖生長的緣故。如果使露地栽培的三角花的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得到平衡,就同樣可以繁花似錦了。采取將盆栽三角花不脫盆直接種在地下,可以使三角花開花茂密。具體做法如下:將已開過花的盆栽三角花不脫盆,將盆底的排水孔敲大點,直接種在地下,讓盆略高于地面,以便以后搬起操作,注意經常修剪、施肥,干旱季節(jié)注意澆水。每年四月、八月兩次搬起花盆,切斷伸出盆底的根,斷根時如果天氣干旱,應注意澆水。以后只要常規(guī)的管理,就可以讓三角花開花繁茂。
三角花地栽,必須設立支架,讓其攀援而上,因屬喜光樹種,如光照不足或過于蔭蔽,新梢則生長細弱,葉片暗淡,因此必須選擇陽光充足的地方。對水分需要量較大,特別是盛夏季節(jié),如水分供應不足,易產生落葉現象,直接影響到植株的正常生長或延遲開花。因此,夏季和花期澆水應及時,花后澆水可適當減少。如土壤過濕,也會引起落葉和根部腐爛。生長期要經常增施追肥,花期要增施磷肥。開花期落花、落葉較多,應及時清除,保持植株清新美觀。修剪一般都在花后,需將枯枝、密枝及頂梢剪除,促進更多新枝,保證年年開花旺盛。5—6年左右還需短截或重剪更新。
我國除亞熱帶地區(qū)外,一般都作盆栽,冬季移入溫室越冬。盆栽的管理措施與地栽大同小異,尤其是需造型,使其分枝多,開花茂密,構成絢麗的樹冠。
(幻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