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蟲又叫叩頭蟲,硬筋蟲,鐵絲蟲,全省各地均有分布
1、識別? 金針蟲成蟲的頭部能上下活動,所以叫叩頭蟲,全身黑褐色,頭部有1對觸角、胸部有3對足,全身密生金黃色毛,幼蟲細長堅硬,金黃色或茶褐色,并帶有光澤,體長20-30毫米。
2、為害特點? 金針蟲在土中,可咬斷出土的幼苗,被害部分不整齊,呈亂麻狀,使苗木受害后慢慢枯死。
3、生活習性和發(fā)生規(guī)律? 金針蟲兩年多發(fā)生一代,以幼蟲或成蟲過冬,次年春季幼蟲開始活動為害幼苗根嫩莖,其活動受土壤溫度的影響較大,3-4月間,10厘米土壤平均10.8-16.6℃時是為害盛期,夏季因土壤溫度上升又到土壤深層活動,秋季溫度適宜時又上升到土表為害。春季如果雨水較多,對其活動有利,為害加重,相反如果春季干旱,為害便輕,凡施入未腐熟的草糞,豆餅或綠肥的苗圃地和雜草叢生的幼林地發(fā)生較重。
4、防治方法
1)苗圃地澆水可減輕金針蟲的為害,當土壤濕度達35-40%時,金針蟲即停止為害,下伸到15-20厘米深的土層中。
2)勿用生草糞,合理密植,施肥,促進苗木健壯生長增加抗蟲性能都可減輕其為害。
3)插條或埋根前用藥劑處理土壤,如使用甲拌林粉劑,效果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