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以特定腦電雙頻指數(shù)(bis)作為麻醉終點指標,丙泊酚為主要麻醉藥物,對丙泊酚靶控輸注(tci)在心臟冠狀動脈搭橋術(cabg)麻醉中的可行性進行評價,并試圖探索出安全的麻醉方案,以指導臨床。方法 選擇30例40~60歲asa ⅱ~ⅲ級擇期cabg患者。麻醉誘導及維持均采用tci丙泊酚,維持目標bis在45~55。分別在氣管插管前、手術切皮前和關胸前輔助給予芬太尼3~7μg/kg。觀察目標bis下丙泊酚濃度、血液動力學變化、血管活性藥的應用,并測定血漿兒茶酚胺水平。結果 目標bis下tci丙泊酚血漿濃度麻醉誘導為1.6μg/ml,心肺轉流(cpb)前為2.0~2.4μg/ml,cpb期間為2.2μg/ml,cpb后為2.3μg/ml。誘導期間30%患者需要少量山莨菪堿和去氧腎上腺素。cpb前及cpb中有55%患者應用尼卡地平。血漿兒茶酚胺水平在cpb結束時達峰值,手術結束時回落,與術前無顯著性差異。結論 丙泊酚tci技術可以安全用于cabg麻醉誘導和維持,該方法可以獲得滿意的麻醉效果,同時維持平穩(wěn)的血液動力學。完成機構:中國醫(yī)科院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麻醉科,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