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在苗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加強水肥管理。以下是具體步驟:
①出苗期管理
正常情況下,種根埋下后30~40天,種根頂端開始萌芽。從埋根到5月上中旬,苗木長出高約10厘米時為出苗期。在這個時期,應注意:第一,排水。要及時排除苗圃地積水;第二,地膜覆蓋。要防止雨后地表板結,最好采用地膜覆蓋,既可增加地溫,又可防止地表板結,延長苗木的生長期;第三,除萌。要及時去萌,即對每個種根條上萌發(fā)出的多個萌芽,只保留1~2個健壯芽,其余的芽及時抹去;第四,適時除草、澆水和病蟲害防治等。②生長初期管理
5月中下旬~7月初為泡桐生長初期。這一時期,苗木的根系生長較快,苗高生長較慢。此間的管理工作,應注意:第一,定苗。當苗高達10~20厘米時定苗,每穴保留一株健壯幼苗,其余的除掉;第二,培土、除草。及時進行幼苗根部培土、除草;第三,追肥。每隔10天左右追施0.2%尿素水溶液,每株澆1公斤。也可在5月底以前,每畝施硫酸銨25~35公斤;第二次在6月中下旬,每畝施磷酸銨40~50公斤,施肥方法一般是在離苗木20~30厘米處開穴或挖半月形溝施入,施后封土;第四,灌水。天旱時應結合施肥適當灌水。
③速生期管理
7月中旬~9月初為速生期。這一時期,苗木地上、地下部分生長迅速,高生長10天可達1米多。因此,該階段的水肥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應注意:第一,要及時除草。由于這個階段高溫、高濕、雨水多,雜草生長很快;第二,施肥、培土。為了能促進埋根苗根系發(fā)育,提高苗木質量,應結合施肥進行一次根部培土,培土高度5~10厘米。第三,及時排水。雨水季節(jié)要保證排水溝暢通,雨后苗圃地上無積水;第四,灌水。在高溫干旱季節(jié)要保持土壤濕潤,注意灌水。第五,追肥。在7月上旬、下旬、8月中旬,要各追施一次速效肥,每次每畝施硫酸銨60~100公斤。第六,抹芽。為促進苗干的生長,苗木在生長期萌發(fā)出的腋芽應及時抹掉,速生期腋芽生長很快,每5天左右抹一次。
④生長后期管理
9月上旬以后,苗木地上部分生長逐漸減緩,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封頂,高生長完全停止。但9月份苗木生長量仍較大,可在8月底、9月初,每畝再施磷鉀復合肥40~50公斤,促進苗木的后期生長和苗木木質化,提高苗木質量。10月中、下旬以后,苗木開始進入休眠期,少澆或不澆水施肥,使其安全越冬。
⑤苗木出圃
泡桐埋根苗出圃時間:除秋季10月左右?guī)~造林外,通常是在春節(jié)前后進行。由于泡桐埋根苗多數形成兩層根,出圃時除挖出上層根外,還應挖出下層根。起苗時,根幅保持在50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