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群體完全是人為創(chuàng)造的,其中有采用單純種類的種植方式,也有采用立體混合等各種配植方式,因此其組成結構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栽培群體所表現(xiàn)的形貌也受組成成分、主要的植物種類、栽植的密度和方式等因子所制約。
關于園林栽培群體的命名園林界尚元統(tǒng)一規(guī)定,陳有民曾在20世紀50年代末提出園林植物群體的命名法。此法所依據的原則是園林植物群體的形成必須有園林效果,園林植物群體有其織成成分和結構,表現(xiàn)出一定的形貌和內部、外部的生理生態(tài)關系,從而導致對一定栽培技術措施的反應與需求性。他主張對組成配植結構單元的群體,首先記明各層次的主要種類和次要種類的名稱,然后在前面標明園林配植結構和用途的專門名詞,即成為該園林栽培群體的名稱。例如單純樹種的栽培群體可有“自然風景式油松純林”、“雙行綠笛式接柏群體”等;混交種植的群體有“林蔭道式油松十械樹群體”。